7月10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会上,樊锦诗还向敦煌研究院捐赠1000万元设立樊锦诗基金,用于推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以及急需人才的培养。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还有很多,比如袁隆平星、吴孟超星、屠呦呦星……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这些夜空中最亮的星,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我们追逐着这些星光的指引,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勇敢前行。
追星就要学习他们“心系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钱学森在美国求学期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历尽千难万险回到祖国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带领无数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工人、战士,一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十多年时间里,终于造出了“两弹一星”。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星闪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最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誓言——“我忠于中国人民”。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责任心、使命感,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家国情怀也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汇聚成“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洪流。我们追逐钱学森星,就要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牢记“国之大者”,矢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挥洒青春、贡献力量。
追星就要学习他们“不坠青云之志”的伟大梦想。“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袁隆平曾多次畅谈他的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一个“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袁老一生扎根田野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梦想越是伟大,奋斗也就越是艰辛。我们追逐袁隆平星,就要将自己个人的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体价值实现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自强,向着至高目标攀爬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步一个脚印,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追星就要学习他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有六十年。六十年间,樊锦诗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护事业,走遍了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里的历史沧桑、文化纷繁。从青丝到白发、从上海姑娘变成“敦煌女儿”、从“小樊”变成“樊老太太”的漫漫岁月里,樊锦诗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成终身事业。樊锦诗星闪耀着一生只做一件事,“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下,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追逐樊锦诗星,就要增强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责任感,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历史和人民必将铭记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撒贝宁老师曾说过,“追星其实你是在追自己”,追星就是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像他们一样优秀,像他们一样成功。仰望苍穹,群星闪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跨过湖光山色,走过春夏秋冬,共赴星辰与大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金凤(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