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稳”字当头,鼓足乡村振兴底气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17:4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夏粮喜获丰收冲上热搜,数智化设备应对高温稳产保供,各地特色产业频频出圈……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粮仓,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粒粒种子正蓄积向上生长的力量。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才能鼓足底气稳发展。

“稳”科技,实现从“会”种植到“慧”种植。当下,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智慧新农具实现高度智能化。桐城市积极扶持引导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让蔬菜吃上“健康餐”;恩施市探索农用机具发展新路径,植保无人机让茶叶穿上“防护罩”;秭归县推广山区机械化作业,轨道运输机让脐橙坐上“小火车”。推动农业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从“会”种植到“慧”种植,让农产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可见,加快推进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

“稳”发展,促进农业从“有”向“优”升级。推进产业优化布局是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方面,要从“特”字入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大文章。结合农业全链条、新业态的发展态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各地要通过“一县一业”“一乡一特”“ 一村一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要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在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求。无论是农田粮改饲,还是种植标准化,都是时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缩影,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象征。

“稳”产销,让农产品从“基地”对接“厨房”。一粒麦穗“吃干榨净”,变身上百种产品;一个冬枣打开新销路,3天卖出百万斤;一颗脐橙搭建“快车道”,踏上富民兴业之路。从阿里巴巴全面启动“爱心助农”计划,帮助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到基层部门当“红娘”,明确产业定位,为农户、经销商、电商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一个平台、一块屏幕、一部手机,打通农产品“出山路”,成为致富“新农具”。但想要更有效地促进产销对接,助力优质农产品开拓市场,还需多方发力。为此,应该在数字化运营能力和硬件配套方面加以提升,构建新型数字化农副产品供应链,为保证好农产品精准对接出力。

如今,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神来之笔”,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加速绘就。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唯有以“稳”字当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布局,打通农产品产销全产业链,才能补齐“三农”领域短板,为乡村振兴增添底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岚岚(宜昌秭归)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