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大学生评论大赛·理论】东湖评论:以“第二个结合”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1日16:1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并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重要论断。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宝贵历史经验,以“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和实践方法为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科学指引。

一、“第二个结合”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理论指导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要想在新时代完成新的文化使命,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就犹如盲人夜行,既没有方向也终究无法抵达。“第二个结合”,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论断,是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

诞生于19世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关于人的普遍真理,以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无产阶级实现自我解放和自我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自建立之日起便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必然应用于党的各项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文化发展的精粹,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智慧根基,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标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过程中,不忘民族血脉、不忘文化基因,坚持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方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要想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西方工业文明之中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就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的话语转换,让马克思主义的深邃奥妙与中华文明的古典智慧完美契合。诞生于传统农业文明的中华文化,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局限性,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取向,并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帮助实现现代化话语转换和内涵提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长出新的时代品格和时代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中华文明新的文化形态。

二、“第二个结合”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树立文化自信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坚定的信心,奋进道路上才能拥有坚实的底气和勇气,才能不受外界裹挟而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持续迸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建成一个具备高度文明的现代化文化强国。

百年前的中国,中华文明遭受到毁灭性破坏,各种外来思想鱼龙混杂,严重打击了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新文化运动尤其是五四运动发生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的广泛传播,人们逐渐在良莠不齐的近代西方思想理论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倡导以辩证地眼光看待事物,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进行彻底的否定,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中华文化加以区分,既肯定、发展了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也批判、抵制了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糟粕,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百年间重焕生机,为中华文明的接续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曾阐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第二个结合”不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得以保留,更依据时代的变化发展,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使得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得到了新的确立,成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鲜明成效。

要想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正确辨析和时代发展,对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地位,坚定广大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自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具有普世价值的传统道义观、红色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品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发展之路,助力全体人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勇毅前行。

三、“第二个结合”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指引前行方向

列宁将创新视作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重要实践手段,强调“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守正创新,是“第二个结合”的内涵要求和重要方法,有利于传承历史文脉、增强前进底气,帮助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打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第二个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是一种理论创新,也是一场文化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不断开展“两个结合”的具体实践,创造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指导思想,继而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重大基础,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继续秉持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化“两个结合”的多维路径,尤其注重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面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向纵深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坚持走好中国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要想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守正创新,谱写新华章。守正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当前外来思想冲击加剧、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必须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与信仰,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警惕各种不良思想和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坚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一正确道路。创新是关键。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对过去的思想文化的坚守,更在于面向未来的传承发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形式,使之更好地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协调一致,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博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指导老师:陈明辉(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