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当前,宜昌正处于第四次跃迁的“黄金十年”,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更需要人才支撑。
以德育人,以智启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在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人才驿站、红色场馆等载体,激励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本领提升,紧贴市场需求变化和时代发展,有层次、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工业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理论辅导、技术培训、实践操作等方式,不断拓宽视野格局、能力素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依托三峡实验室等,加强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产教融合”联动育才,把专业和课堂建在“产业链”上,打造高质量人才输送链。
强产引才,以心留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做好人才工作,引得进和留得住是关键。产业发展是招引人才的基础,要把握宜昌区域特色发展路线,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人才招引,实现“人才+产业”双驱联动。通过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等多链融合,强化创新、研发等平台对人才的吸附效应,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优良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大力实施宜昌3.0版本“1+4”人才政策,推动人才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步伐。完善“安心、安身、安业”政策,健全人才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关心关爱人才成长,千方百计帮助人才解决好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制度护航,用尽其才。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激发人才活力,方能带来长远发展。要健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强化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潜能。要改善开发培养方式方法,注重在实践中使用人才,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岗位上锻炼提升。要创新考评激励机制,以业绩成就、社会贡献等为评价指标健全考评机制,以成果转化、贡献提成等形式实现资金激励,以荣誉表彰等方式给予人才应有的认同肯定,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浓厚氛围。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丽爽(宜昌伍家岗区)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