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让学前教育实现“幼有善育”“幼有优育”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30日08:4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学前教育法草案8月2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这意味着学前教育正步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明晰学前教育的定位有助于为基础教育奠定基石,从“幼有所育”有效过渡到“幼有善育”需要通过多方发力、通力合作得以实现。

实现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家长们常囿于“不便托”“不愿托”“不敢托”困境,但凭借“摇号”入园并不是实现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草案从立法层面规定政府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承担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强顶层设计,增加公立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普惠性资源的扩容增效,优化学前教育的办学结构,全面构建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引导“普惠园”建设高效着陆,力争让幼儿能在家门口入园。各地政府亦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法规,如深圳市2022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上海市2023年正式实施《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政府着力补齐“普及、资源和制度”的短板,给幼儿“一站式”养育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搭建提供了法律保障,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办园,形成各方合力。

关注幼儿本身,快乐为本。相信现在的孩子们都逃不过家长的“兴趣特长班”和学校的“进阶式学习”,教育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幼儿的认知过程与成年人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教育过程应该具有阶段性。在幼儿时期,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敦促孩童成为“神童”,我们并不需要给幼儿贴上“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标签。学前教育法草案从法律层面避免幼儿教育过程“小学化”,遏制“拔苗助长”,精准实现“幼小高效衔接”,让学前教育以快乐成长为根本目的,以幼儿发展为评价工作的标准,以符合幼儿学习方式的游戏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对孩子产生“教育者理解”,允许让“游戏”成为幼儿成长的“阳光雨露”。

提升教师素质,强化监督。草案专章对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作出规定。教师团队建设是学前教育的关键一环,要大力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成立教师能力提升工作专班,开展保教质量调研、教师园本培训、保教活动展评等工作,对学前教育建立质量监控工作机制。幼儿园教师要做到“心怀大爱做小事”,关注幼儿的成长特点,探索教学、幼儿、教育者三种不同角度的世界,并以发展型教师的理念积极开展自我评价,让教师成为“模范生”,打造“精英班”教师团队。

全力呵护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关注幼儿健康成长,让学前教育的声音传递到“神经末梢”,构建出“幼有善育”“幼有优育”的新生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琦(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