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信义少年”用六年时间替去世父母还清债务的故事在网上热传,引发舆论关注。网友纷纷留言祈愿少年未来光明。不少被执行人也称受到了鼓舞,决心积极还债,尽早开始新生活。“信义少年”广受关注,说明社会呼唤诚信;“信义少年”的走红,也为社会发展注入了一股网络正能量。
没有一张欠条,11岁“信义少年”叶石云和爷爷根据亲友提供的线索,挨家挨户核实了20多笔债务,共计3万元。六年里,叶石云捡过废品、打过零工,一笔一笔省吃俭用终于把债都还清了。“虽然债还完了,但情还没还完。我要努力工作用一辈子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叶石云说。生活予他以苦痛,他却报之以歌,这份赤忱令人动容。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年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价值风向。从舆论对“信义少年”的关注,不难窥探出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日益丰盈,但公民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社会物质文明越是进步,就越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驰而不息加强诚信建设。只有让诚信真正成为一种思想自觉、行为习惯,“信义少年”的榜样力量才能激发更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晓璇(湖北武汉)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