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当前,防范党员干部罹患“政绩冲动症”,需要下好“四步棋”。
下好思想“先手棋”,坚定信念强党性。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强了,思想才不会出现偏差。要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做到心中有方向、道路不偏航。要持之以恒强化政绩观教育,将政绩观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之中,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以正确的政绩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下好用人“关键棋”,树牢导向重实绩。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崇尚“做事做秀”的政绩观,在实际工作中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因此,要强化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出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要严肃处理机制,及时批评和处理热衷于沽名钓誉、急于求成的干部。要完善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下好考核“制胜棋”,优化考核促发展。知事识人,重在考核。防范“政绩冲动症”,要充分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优化考核指标,紧盯党中央强调的、群众关切的、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明确考核内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干部精准化、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方式,做到共性与个性、定量与定性、潜绩与显绩相结合,把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用好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个人评优评先、职务职级晋升以及单位绩效考核等挂钩,推动党员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得民心的好事。
下好监督“长远棋”,严格监督纠偏差。防范“政绩冲动症”,要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和严的纪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注重发挥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作用,把从严治党的整体责任转化为各级部门的具体责任,对萌芽状态的疑难杂症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落实监督机制,用好“四种形态”,经常性与党员干部“咬耳扯袖”,对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强化党性、树牢导向、优化考核、严格监督,摒弃“功成必在我”的观念,以真抓实干的政绩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气创造实实在在的成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贺晓芳(武汉市武昌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