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近期,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联合“张富清老班长工作室”,开展主题国防教育观影活动;广安市邻水县海军希望小学的学生们前往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通过上军舰、下深舱等教育活动学习感悟“深蓝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让国防教育进校园、国防观念入人心,增强了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强化了爱国强军责任担当。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关键少数”,始终是国防教育关注培养的重点群体。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关键性意义的。学校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键力量,对青少年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要以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青年为己任,把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打造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新阵地、新平台。
深化青少年国防教育内容。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精神和国防技能是青少年国防教育的首要内容。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学规律,根据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把不同学段和对象的国防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从提升国防教育效果为出发点,大中小学每个阶段分别以强化国防担当、树立国防观念、启蒙国防情感为目标导向,不断调整更新国防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和地域特色,将校园文化、红色资源和革命先辈等教育资源充分融入到国防教育内容体系,让国防教育内容更加“接地气”。譬如,宜昌市实验小学将国防教育与学校首善文化深度融合,提出“学院红”及“中山蓝”两大教育特色,以红色校史为根基,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深耕“志在家国”的种子。
创新青少年国防教育模式。如果国防教育一味停留在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最终与全民国防教育的目标要求渐行渐远。如何让国防教育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这就需要坚持守正创新,既有“正”的价值内核,又有“新”的形式载体,以青少年对国防文化、战争历史、英雄事迹、军旅生活、武器装备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拓展载体渠道,让“走心”又“走新”的国防教育赢得青少年的兴趣和喜爱。譬如,宜昌市贺炳炎红军小学坚持寓教于乐、知行合一,以“独臂将军”贺炳炎的红色故事为主线,广泛开展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参观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培养国防意识,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完善青少年国防教育制度。青少年国防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程,要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国防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有机结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接受国防意识熏陶。此外,学校要认真梳理和总结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将其提升为规律性认识,强化学校各级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健全的青少年国防教育制度体系。
国防教育是国之大事,学校要着力增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热血青年投入到国防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凝聚起爱国强军的强大正能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鑫(宜都市姚家店镇)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