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关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没有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增强人才凝聚力向心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怀才者得遇”成为新时代党管人才的重要任务。
营造环境,让怀才者“有梦”。 政府部门要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首先在制度上要破除用才藩篱,打破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的人才选用思维定势,探索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唯才是举、举才有序,为人才营造敢闯敢试、敢作敢为良好环境。我们要把“身怀绝技”有一技之长但却没有高学历、高职称的“草根”也要纳入我们的人才范围。其次在舞台的搭建方式上要多样化,坚持产教融合、产才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企业,依托校地、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园、专家人才工作站、特色产业园等实践平台,打造产才互促共进“强磁场”。最后在后勤保障上,要倾心为才解忧,完善生活服务保障体系,抓好人才政策落地兑现,解决好人才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后顾之忧,为人才送去干事创业“定心丸”。
着力培养,为怀才者“筑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精细呵护培养。首先,要把持好人才培养正确方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政治引领,抓好人才思想政治建设,办好思政课,引导人才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成长。其次,要坚持科学人才培养方法。对不同人才针对性制定培养计划,采取单位跟踪培养、组织重点集训、实践淬炼成长等方式,科学构建人才全链条全方位培养机制,及时弥补人才能力素质短板。同时人才因经历、经验不同,能力水平也各有差异,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也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更不能专挑毛病、缺乏包容,要遵循成长基本规律,给足成长时间和空间,让人才厚积薄发。最后,要建立健全人才容错机制。不因一次失败或一时没有成绩而否定人才,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从体制机制上消除人才“怕困难、怕出事、怕犯错、怕担责”的心理顾虑,让人才放心大胆茁壮成长。
合理使用,助怀才者“圆梦”。如何因才施用?首先要知其所长。“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用人单位或者领导要练就“伯乐相马”过硬本领,在经常性考察、近距离考核和日常分析研判上下功夫,全方位、立体化摸清摸透人才个人特点、专长、能力水平,然后用之。清末思想家魏源提出的用人思想非常具有指导性,“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其次要把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解决好“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岗位缺少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最适合岗位工作”等问题,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用其所长、用当其位,构建起人岗相适“双向匹配”最优组合,释放人才“最大效能”。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千里马”拉磨,其效率与普通马并无区别。人才同理,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让人才跑在正确的赛道上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潜能,实现“日行千里”。
伟大事业离不开人才,人才亦需要沃土,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怀才者得遇,让有才者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方能生机勃勃,方兴未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卢家勇(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