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不要被感统训练机构“割韭菜”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21:0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关注增加,感统训练市场迅速兴起,儿童培训机构、早教机构纷纷推出相关课程。《法治日报》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感统训练行业存在诸多乱象,感统训练质量良莠不齐,定价随意、收费较高,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

比如,报道就提到一个案例,有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被机构判定为感统失调,家长高价购买了培训课程,结果没起到任何作用,甚至一上培训课孩子就大哭、嘶吼,家长只能选择退课,然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专注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这类案例并不少见,一些机构为了吸引家长的关注和赚取利润,打着感统失调的旗号给家长制造焦虑。他们通过将孩子打上“感统失调”的标签,让家长误以为孩子必须进行感统训练才能解决问题,不然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耽误以后的学习。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让家长陷入焦虑,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严格来说,感统失调更应该是一种医学层面的概念,是经过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测评的结果,也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疗机构来治疗,而不是随便一家培训机构根据家长的简单描述就能简单定性的。感统训练行业的乱象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行业较新,没有出台相应的规则、规范来进行监管。

由于感统训练行业的入行门槛较低,一些所谓的感统训练师缺乏专业资质和从业能力,这导致了训练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机构甚至以次充好,还有一些中介机构以“替考”为噱头,出售感统训练师证书。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也损害了感统训练行业的声誉。推动行业规范发展越来越必要,相关部门应出台能够规范感统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在感统失调的标准认定、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等方面出台严格有效的管理标准。

在面对感统训练市场的乱象时,家长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擦亮眼睛、合理逼坑,免被割韭菜。首先,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发育差异,不要对孩子的成长过度焦虑。感统失调是一个医学概念,需要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而不是由培训机构或早教机构作出判断。家长在发现孩子存在问题时,应该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另外,家长要保持理性消费观念,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有“别人家孩子上我家也要上,不然就输在了起跑线”的错误观念。感统训练市场价格参差不齐,有些机构收费过高,家长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实际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冰晴(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