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楚天评】东湖评论:端稳中国饭碗,夯实粮食根基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08:5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近期,宜都市委宣传部推出“宜学都讲”系列视频,聂家河镇青年宣讲员邹宇佳讲述了深耕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的聂家河实践,充分展现了端稳中国饭碗,夯实粮食根基的聂家河担当。只有守牢耕地红线,全力以赴推动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稳产保供的“耕”基,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保护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农村发展和农业改革的基础,这不仅关系到十四亿人的“口粮”问题,更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命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地耕地保护责任。如何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中国粮”,筑牢粮食“耕”基是关键。

守牢耕地红线,稳住耕地总量。18亿亩耕地红线是底线,必须坚定不移严防死守。一方面,要落实好“藏粮于地”战略,优化耕地布局,改善耕地生态,因地制宜推动耕地下山、果树苗木上山上坡,促进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另一方面,要落实好“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利用卫星遥感执法、铁塔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摄等信息化技术加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管。诸如宜都市聂家河镇建立镇村组三级耕地保护监管网格,搭建“卫星执法监督、实地巡查、群众举报”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实现耕地违法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闭环管理。

盘活闲置资源,扩大耕地增量。当前农村不少地区存在耕地撂荒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全局。要将加强撂荒地治理当成“关键一招”,摸清底数,分类推进,因地制宜把撂荒地种好用好。加强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全程式、菜单式服务模式,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托管服务。聂家河镇通过实施撂荒地整治工程,引进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自营的模式,建设了粮油、半高山蔬菜两大产业7个种植基地,进一步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在黄土地上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兴农富农之路。

强化增产增收,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粮食“耕”基不仅在于数量,也在于质量。面对土质沙化退化、土壤板结造成耕地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要多措并举提质增效。例如,可以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包括轮作、间作、套作等措施,避免过度耕作和单一作物连续种植,有助于土壤保持和养分平衡。科学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确保作物养分需求,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同时,采取有机肥还田、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

仓廪实,天下安;稻粮欠,天下乱。耕地是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才更有保障,农业基础地位才更加稳固。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抓好耕地保护这个“命根子”,确保中国人端牢中国碗,中国碗装满中国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方海燕(宜都聂家河镇)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