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灯塔广场开幕。本次旅游节以“绿色长江 壮美三峡”为主题,期间将举办包括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湖北当阳关公文化旅游节暨关陵庙会在内的七大类共18项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广大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点亮群众多彩生活,更是让无数人清晰感受到宜昌群众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想要文化惠民活动真正“惠”民,聚焦群众文化需求是关键。活动办得好不好,还得群众说了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持续推出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化惠民活动,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以本次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为例,无论是橘农趣味运动会、“昭君颂”广场舞比赛,还是关陵庙会、清江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等活动,都与当地群众的民俗文化和现实需求“不谋而合”。其中清江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还专门设立了群众组,邀请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游泳爱好者与专业队同江竞渡、共享荣耀,沉浸式体验宜昌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探索“订单式”文化服务模式,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让文化真正浸润民心。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化惠民更亲民。只有把文化活动主动送到群众身边,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文化服务,才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面对广大基层群众,可以通过送文艺下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等措施,不断提高城乡文化服务覆盖水平。近五年来,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农家小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文艺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此外,通过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为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提供坚实基础,如宜昌市夷陵区从建农家书屋到修村史馆,从搭农村大舞台到搞文艺演出,越来越多的文化惠民行动不仅走进了乡村,更走进了群众心里,不断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犹如种子,唯有源头活水的精心浇灌,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因此,文化惠民不局限于举办活动,也可以主动打造文化传播新载体,让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本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譬如,宜昌市西陵区云集路悬挂融入屈原文化元素的香囊灯笼,让市民在一步一景中感受楚辞的风物之美;伍家岗区将三线建设时期修筑的防空洞改造成纳凉点,既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人防意识,还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点军区车溪把光影声电等元素融入自然景观,实现土家文化、艺术、现代科技三者完美融合。同时,可创新推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趣味的形式和内容,借助新媒体拓展文化传承的宽度与广度,如襄阳古隆中先后打造“寻梦三国”系列沉浸式演出、“三国智慧寻宝”“粽情隆中、潮动三国”等主题活动,还推出文创景交车、文创雪糕和蛋糕,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不断从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终将结束,但激情和热爱永不落幕,文化惠民之路仍将继续。希望宜昌以此次旅游节为契机,扎根本土文化土壤,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供更多丰富、便捷、“对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群众的美好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文俊(宜都市高坝洲镇)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