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峡大学校史馆,扑面而来的或许不是书香味,也不是墨香味,而是“旧”的味道,是纸浆味裹挟着霉味,带来的历史的味道。逝去的事物会被新的景象所覆盖,像墙壁上新刷的油漆,用来掩盖过去的斑驳,旧物的味道更像是封存在箱底的信件,鲜有人触碰,但一旦被人拾起,清晰的字迹以及落款的日期便会将人带往某个明亮的晨间、慵懒的午后抑或惬意的傍晚。
味道过于隐匿,看不见,摸不着。它被回忆时,不能被清晰直观地表述出来,只能用私人的情感去替代。人类的主观性赋予了它温度,继而从这温度中衍生出珍贵的联想。就像此时此刻站在三峡大学校史馆,人们所感知到的是老师们站在讲台上,板书苍劲有力,阳光下的粉笔末如碎钻般缓缓落下;是奔腾不息的江水,在无数学者废寝忘食的专研下,化为“咝咝”电流,点亮万家灯火;是走出校园,身穿白大褂的医生们,一把柳叶刀,济世于方寸;是1923年点亮薪火,1996年发展成湖北三峡学院,2000年再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合并组建为三峡大学,直至2023年建校一百周年,精神传承,历久弥新。
味道有前调、中调、后调,再往深处闻,闻到的是“桃李芬芳,教泽绵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任职时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为躲战火,梅贻琦等众多师生徒步至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哪怕教室由茅草所建,屋外炮火纷飞,依旧培育出了无数国之栋梁,这也是梅贻琦对自身话语的践行,而三峡大学无疑将此办学理念融会贯通、化为己用。
无论历史的河流如何冲刷,三峡大学“求索”的教学理念如卧在河床的石头,巍然不动。秉承着“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的“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主动服务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工程。学校现有自然科学省部级以上平台38个,其中国家级平台4个,省部级平台34个,先后培养35万名兴业英才,报国人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励等科技奖励,荣膺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榜第169名,全省省属高校前3甲,成为我国培育水利电力行业人才的摇篮,哪里有水,哪里就有三大人的身影;哪里有水,哪里就有三大人的贡献。
前调、中调循序渐进,到了后调,便是事物原本的味道了。吃,最后一步,将嗅觉付诸“行动”,便成了味觉,诸多三峡大学的学子毕业后留在宜昌,留住的是他们的“胃”。人之大欲,食色性也。爱情求之,不得,便将欲望放在了胃里,城市一旦与味觉有了关联,那会是比恋人耳鬓厮磨更让人觉得眷恋。图书馆一楼的酱香饼,学习累了,来上一口,瞬间恢复元气;西苑小吃街铁板烧,夜宵首选,约三五好友,杯觥交错,一天的疲倦被香气四溢的五花肉洗涤殆尽;沁园芭诺客奶茶店,专属于三大学子的“优乐美”,碰上心仪的人,总想着送她一杯;尼泊尔人家,留学生的“温柔乡”,中国学子的“大观园”。乡愁是思乡之人为溢出的感情所寻得的临时容器,若将日思夜想的食物盛放进去,乡愁便会被裹挟至身体里,化为餍足的舒心。
味道,它微小到足以够旁人细细品味,而不被人发现,在隐匿与晦涩的情感中获得充沛的满足感。或许三峡大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味道,其个中三昧恐只有本人知晓,三峡大学有独特的历史,承载了所有师生的私人历史,他是宜昌的三峡大学,也是大家的三峡大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嘉(宜昌高新区)
图片:三峡大学宣传部提供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