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⑥】以“三个融合”赋能高校网络思政创新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日16:5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jpg.jpg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全媒体生态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重塑了社会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机制,对受众的价值选择和思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实现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在效用、效率和效益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构建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是系统化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推进高校网络思政创新的必然选择。

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但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立身之本。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检验,传统媒体不断迭代升级,不同媒介开始从内容、技术、功能等方面进行融合,形成了“全球、全民、全媒”的多维立体式现代化思想传播体系,特别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语言表达、传播形式和表现风格上相互融合趋势明显,比如“洪荒之力”“给力”“点赞”“蛮拼的”等网络词语频频被主流媒体使用。不可否认,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价值引领力和内容生产力,新兴媒体的竞争优势是信息实时、形式多样、个性化突出。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互补而不是对立,是合作共赢不是非此即彼,是对话合作而不是战略转移。高校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融媒体发展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兴媒体进行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图标等形式的融合报道,使得用户体验得到更好的满足;新兴媒体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深耕细作的专注精神和品牌影响力,创作更多有价值、有深度、有广度、有情怀的高质量信息内容,而“不再把信息采集、加工作为唯一标准,体现出‘超越报纸’的自觉,实现‘好内容’与‘好载体’的完美契合。”

加强阵地引领与技术应用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毋庸置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传统媒体朝着数字内容产业这个势不可挡的趋势来发展。以大数据、智能算法为代表的技术支持必将为推动高校网络思想阵地引领与数字媒体融合带来深层次的理念更新、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坚持移动为先,提升互联网宣传工作的到达率、有效性和认知力;要认真甄别各类信息平台的内容,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营造网络文化健康、网络环境清朗的舆论生态;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技术的融合,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品牌权威性、内容深度性、价值稳定性等优势,又要主动适应新兴媒体超地域、扁平化、交互性、大众化传播的特征,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另一方面,除了要“安营扎寨、稳扎稳打”善打“阵地战”,也要“机动灵活、协同联动”能打“运动战”,还要“久久为功、保存实力”坚持“持久战”,探索构建深受青年师生关注、体现青年师生特点的专业化、深度化的专题;要管好舆论宣传阵地,切实用好QQ 空间、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微信、知乎、B 站等商业化、社会化的新媒体社交平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信息更广泛精准的覆盖。

加强常态应急与长效防控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高校常态化应急联动和长效化防控举措机制不能囿于“说在嘴上、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等形式主义做派,而是要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有序、应对有力、务实高效为原则,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保持长期稳定向好态势。一方面,高校要保持政治清醒,坚定“防”的决心。意识形态安全防控绝非可有可无、虚无缥缈,意识形态安全形势绝非风平浪静、一片大好,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绝非只发生于高校院墙之外。只有不断强化“防”的意识,筑牢思想阵地、网络阵地和舆论阵地,旗帜鲜明地同错误思潮开展话语博弈,抢占网上意识形态制高点,才能够坚决抵制“淡化意识形态”“虚化意识形态”和“西化意识形态”思潮。另一方面,高校要保持头脑清醒,夯实“防”的举措。高校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的谆谆告诫,人防治理上落实主体责任,物防治理上筑起安全防线,技防治理上健全预警机制,切不开在事关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上放松了警惕、丧失了原则,及时做到应急处理不缺位、预测预警不滞后,彻底堵塞“安全漏洞”,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协同防控和风险治理。

: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控机制研究”(21JDSZ3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三宝(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