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维护好本民族的文化特质,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构基于文化主体性的中国话语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推陈出新、赓续发展,造就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华文脉。中华文化同时也是世界的,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发展的历史根基。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为了更积极参与文明交流互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唤醒世界文明内在的“和”与“善”促进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促进人类文明走向和谐美好的大同世界。
“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党领导人民推进“两个结合”是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文明发展历程,不是简单叠加的结合,也不是重复累赘的论述,是用主观的能动性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新突破。在“结合”中坚持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智慧之光和历史积淀,涵盖了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民族的前途指向。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伟大光明的文化,既为本民族谋利益谋发展,也是人类社会共存共荣的根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站稳中华文化立场,牢固树立独立自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的文化主体意识。持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不仅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而且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注入马克思主义,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牢牢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根植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的沃土吸收优秀传统精华,巩固文化主体性中的“文化”就是要不断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努力构建具有话语权和说服力学术体系,讲清讲好中国故事的“道”和“术”。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和互惠共赢的思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新的文化使命创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价值,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的中国文化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文化的逻辑演进结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为建构了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全新文化场域。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为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尚晶晶(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