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账号在微博平台发布了一条以手绘动画方式制作的科普短视频《暴雨避险实用指南》,该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密集的知识点,为公众带来了及时、贴近、实用的自救指南,一经发布就收获了无数网友的点赞转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云端科普形式,全新的传播渠道和生动的科普手段让科学知识逐渐走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能多视角、多渠道体会科学的奥妙和乐趣,大大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知识的距离。
拓展科普云平台,足不出户也能畅享服务。结合3D+5G+VR技术,将线下科普馆实景1:1复制到线上,打造数字化展示平台,向公众提供线上虚拟科普场馆互动体验和科普教育活动,同时拓宽微信公众号、支付宝、云上app等线上游览渠道,让公众动动手指就能“云游”科普场馆。除此之外,还可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科学知识,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在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中,67.4%的人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获取科技信息。短视频平台自身就带有热度和流量,相比严肃的官方媒体,人们更愿意点开短视频平台来打发时间,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实时互动的特性深受大众喜爱,平台上大量的用户能最快速度的扩大科普视频的观看范围,而且短视频播放时间短、主题明确,能迅速抢占注意力,满足碎片化学习需求。
深耕云端科普内容,让科学知识更接地气。利用小苏打、食用油和泡腾片模拟海底火山爆发,给神秘的远古生物编写“人物小传”,将炒菜锅变身“中国天眼”望远镜,把饭后剩下的骨头还原成模型来普及古生物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开始用不一样的方式打开科普,把原本艰深晦涩的知识讲的趣味十足,充分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提供了看待“晦涩科学”的全新视角,丰富科学普及渗透的场景,让科普触及更多受众。尝试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3D动画、定格动画、情景演绎、动态模拟、实验室直播、手工制作逼真模型等等,如某up主用手绘动画把动植物、细胞器官拟人化,用幽默的画风和软萌的配音解答一些我们日常生活的疑惑。在内容设计上我们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从大众的日常生活入手,在回应公众关切同时提炼科学知识,降低认知门槛,把厚的学问变薄、深的学问变浅,不断提升科普的吸引力。
培养云端科普达人,让专家教授“走红”网络。科技工作者处在学术最前沿,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向公众普及科技发展动态的不二人选。但“懂知识”和“会科普”是两码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仍然比较短缺,无法满足公众的巨大需求。科学家搞科普一直以来难以被大众接受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科普对象,在科普过程中急于说教从而陷入“专业”陷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定位,俯下身去倾听受众的诉求。而各地各单位要积极组建科普团队,邀请自媒体专业人士对科普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编写脚本、参与拍摄剪辑、与网友粉丝直播互动,顺应互联网时代公众需求。在培训的同时“以赛代练”,推荐科技工作者参加全国各大科普大赛或节目,公开选拔优秀科普人才,造就出更多适合传播的、具有趣味性的科普内容产品,变学术牛人为科普达人,让更多科普博主“走红”网络。
云端科普是弥补城乡科普教育资源鸿沟、缓解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科普教育的普惠性。持续打通科普的“最后一公里”,让云端科普工作体系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以及实践中,逐步推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煐(宜昌宜都)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