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鄂州网评大赛㉘】东湖评论:以绿色之笔描绘“美丽鄂州”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7日15:4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进的新路径,为破解发展与保护的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指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鄂州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全局,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拓展绿色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赋能“美丽鄂州”。立足新起点,鄂州市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动绿色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之变、发展之变,都离不开治理之变。拆除沿江各类码头108个、泊位131个,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368家,全面整治入江排污口508个,长江干流鄂州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加强污染地块动态监管,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1%以上;全面推进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城区道路、工地扬尘,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是鄂州市攻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绩单”。不仅如此,鄂州市还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抓好植绿复垦、环境空气质量提高、水生态环境改善等工作,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方面,鄂州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市大力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推进鄂州电厂三期等31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建设,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注重引进新发展产业,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由2018年的14.5%提高至2022年的20%。通过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新风向”,鄂州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十四五”以来,该市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累计下降9.77%、9.8%,为高质量发展铺就了绿色底色。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当下的鄂州,正坚定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从全面退出一般工业、全面退垸还湖、推进环梁子湖镇村垃圾全收集和污水全处理,到在全域范围内编制完成土地、耕地、草地和林地等资源负债表并延伸至区、乡镇、村级,给生态资源打上“价格标签”,再到将生态审计、生态补偿、生态融资等改革创新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无一不是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的有力之举。与此同时,鄂州市探索打通 “两山”转化通道,以开展区与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为抓手,建立形成“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并把自然资源资产纳入离任审计范围,将之作为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生态优先”理念渐入人心。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是人民群众由来已久的愿望。多措并举之下,鄂州市生态环境面貌正在发生蝶变,区域经济也借“机”腾飞,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正逐步成为现实。奋进新征程,让我们携手书写出绿色答卷,使推窗见绿、抬头见蓝、四季见花的景色成为生活常态,共享美好生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高芸(湖北武汉)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