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鄂州网评大赛㉝】东湖评论:小小一尾鱼,见证鄂州“从0到1”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7日16:1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今年是鄂州建市40周年,感受40年沧桑巨变,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鄂州人永葆初心、敢于创新、砥砺奋进,在城市格局、经济动能、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等方面发生了巨变。其中,一尾尾无刺武昌鱼更是奏响了农科“芯片”新篇章,解决了吃鱼“卡嗓子”的大难题。

无刺武昌鱼映照着鄂州四十年发展历程,是鄂州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鲜活缩影。自古武昌鱼味道鲜美,但其多刺给消费者带来诸多烦恼,那咱们能不能吃到没有刺的武昌鱼?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有想法容易,但行动不易。历经数十年的研发,高泽霞教授团队通过科技手段,获得无肌间刺的武昌鱼新品种,且长势良好。四十年间,无刺武昌鱼从无到有,这是鄂州农科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通过这一尾尾小鱼,我们不仅看到农业科技发展的伟大魅力,更是感受到鄂州敢想敢干的一股狠劲儿。四十年来,我们看到鄂州成为全国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武汉地铁延伸至鄂州葛店,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一个个开创性成果,为鄂州发展开辟了新领域、新赛道,也为未来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可能。

四十年春华秋实,鄂州武昌鱼不仅牢牢把握住种质资源,同时也滋润了一代代老百姓的味蕾,打响了“楚天第一菜”的招牌。古有王安石在《别方邵秘校》中写道:“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今有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无不让武昌鱼名扬天下。自上世纪80年代起,鄂州就开始着手武昌鱼品牌建设,挖掘武昌鱼农业文化内涵,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农业农村部批准湖北省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在鄂州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以鱼类命名的国家级原种场。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鄂州梁子湖武昌鱼为原产地地理标志。从此,武昌鱼品牌文化逐渐形成。而相继举办的鄂州武昌鱼文化旅游节、鄂州“武昌鱼”烹饪技能大赛、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武昌鱼文化旅游节……更是让武昌鱼品牌文化在老百姓心中深深扎根、在鄂州这片沃土之上发展壮大。

四十而立,鄂州武昌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从育种、养殖,到加工、销售,一尾鱼“游出”整条产业链。同时,“鄂州武昌鱼”荣获湖北省优质区域公用品牌并纳入“品牌强国工程”,成为鄂州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武昌鱼不是只做一条鱼的文章,也不是只做鱼的文章,而是所有鄂州农产品的公共品牌。去年5月至今,鄂州武昌鱼文化节暨招商推介活动在深圳、上海、港澳成功举办多场次,取得了数百亿元的招商成果。豪情四十载,还看今朝,与时俱进的鄂州,踩准时代节拍,围绕武昌鱼打造了一批文化村落和特色旅游线路,打通线上线下武昌鱼产销平台,做足武昌鱼“文章”,推动了鄂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十年以梦为马,仗剑走天涯的鄂州武昌鱼,在当下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力量让我们内心打动,这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这力量驱使我们不断前行,去追寻更好最优,这力量来自对鄂州这片土地的热爱,来自鄂州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南方有只白斩鸡,北方有只北京烤鸭,中部当有条鄂州武昌鱼。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艺珺(襄阳保康)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