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服、国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了年度热词。西安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推出大唐不夜城等旅游项目,“不倒翁小姐姐”掀起了传统文化的热潮;河南卫视打造的《洛神赋》以及春晚推出的《只此青绿》再次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高潮。站在巨大的风口之处,一批批国货品牌抓住了机遇,开始崭露头角。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批国货品牌利用”互联网+”扩大知名度,通过网络红人在平台的影响力,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为自己赢得市场。又在“国潮热”的影响下,迅速赢得了国内市场,在国内消费行业中逐渐比肩国际大牌甚至走向世界。然而,部分品牌依靠“国货”的营销实现自身的飞跃后沾沾自喜,单纯依靠营销“国货情怀”而忽视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味的模仿抄袭国际知名品牌的包装设计,甚至在获得知名度后肆意提高产品的价格,混淆消费者的视线来获取丰厚的利润,这些无不让消费者对其打着“国货情怀”的过度营销嗤之以鼻,并拒绝继续为其买单。
近期,“花西子眉笔”事件引发热议。某主播卖货时打着“国货不易”的名头回应消费者对其产品价格的质疑,事情发酵后,花西子公关团队进行“发疯文学”实录,再次利用“带领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打造中国本土品牌”“宣扬中国文化”等噱头企图博取消费者的同情。然而,消费者不是冤大头,支持国货品牌的发展并不是盲目损害自己的利益,对于花西子的过度营销,广大消费者拒不再买账。那么,国货品牌究竟成于营销还是败于营销?
其实不难发现,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情怀”一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人愿意为了“情怀”买单。华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华有为”,面对西方国家的施压也坚决不退缩,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科技水平,其铮铮爱国志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一举成为了中国手机品牌的领头羊;2021年河南郑州发生大暴雨,鸿星尔克顶着破产的风险为灾情捐钱,这一举动再次感染了中国人民,于是就出现了疯抢直播间鸿星尔克卖断货的火热情形。由此看来,营销“国货情怀”是可取的,能够因此获得消费者的关注,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消费市场。
但是,一个的品牌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并不能单纯的只依靠营销来获得关注,其核心应是提高产品的品质,更要坚持初心,不能只为利益而背离消费者。品牌为消费者服务,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想与国际品牌并肩,并不是以价格挤入奢侈品行业,而是用产品证明自己有不输国际品牌的实力。中国的本土品牌,需高度发扬创新精神,提高产品的质量,用自身实力站稳脚跟并将产品推向国际。
对于国货品牌究竟成于营销还是败于营销,我个人更加肯定营销更能帮助国货品牌在国际品牌前获得优势。但是,消费者并不会因为情怀而盲目。想要真正获得永久的市场,就要用自身实力证明自己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能力,在产品快速迭代的市场竞争下,只有不断打磨自身提升实力,才不会在激流勇进中被淘汰,才能真正打响国货品牌的名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雨微(华中农业大学)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