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施州全新文旅宣传口号“直尕思得,恩施要得”正式对外发布,恩施文旅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四十年来,恩施州以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为追求,以山水为画布,以“土、硒、茶、凉、绿”为颜料,勾勒出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盛景,展现出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的相得益彰,不仅使游客们流连忘返,更推动全域旅游在这片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萌芽生长”,展现出蓬勃生机。
问道山水,实践作答,全域旅游助力恩施州繁荣昌盛。近年来,恩施州通过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方案和旅游品牌三年营销推广计划,全力推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先后推出“我在恩施过大年、相约春天游恩施、趣恩施嗨一夏 、共赴恩施山河之旅 ”等多个热门话题,触发旅游动机,吸引游客出行。2020年10月10日,鄂旅投与恩施州联合开发恩施大峡谷景区减贫经验和恩施州宣恩县“紧扣“融合”,全域旅游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两个案例入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见证了恩施州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卓越成就与广泛认可。
恩施州是汉族与28个少数民族大杂居的地区,多民族交流交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家文化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全域旅游的征途中。2023年7月,中国(彭家寨)土家泛博物馆作为中国建筑成就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大放异彩。近年来,恩施州利用古村寨、民族村寨等资源,加速发展乡村旅游,规划打造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个、湖北旅游名村11个,变民居为民宿、变田园为乐园,变民俗为特色,涌现出了恩施州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恩施大峡谷景区、恩施州利川腾龙洞景区等38个A级旅游景区。更让曾经的滞销农副产品如今变得炙手可热,那些曾被遗忘的古村落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旅游者争相探访的新景点。那些世代传唱的山民歌,重新编排成独特的民族舞蹈,让更多人领略到土家族文化的魅力。
恩施好山水,硒引天下客。富硒产品一直以来和人们的绿色生活理念相统一,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有机、微量元素的富硒产品成为绿色的代名词,大力发展正当其时。作为“世界硒都”,恩施富硒食品、保健品正在逐步走出山门。2023年4月,恩施硒茶、恩施腊味、恩施小土豆等“硒八宝”在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集体亮相,展示了恩施州富硒产业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恩施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的嘱托,聚力主体培育,以硒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狠抓硒产品精深加工,先后培育了德源公司、中硒集团、硒谷科技、清江生物等一大批涉硒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以茶叶、土豆、蔬菜、饮用水等为主的产业体系,为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出“硒”有贡献。
恩施以其宜人的凉爽夏季气候,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的理想之地。在炎炎夏日,人们常常渴望寻找一个清凉宜人的地方来度过这段时光。而恩施地区所拥有的凉爽气候,正是一个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游客们可以在千里林海中看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也可以在恩施大峡谷看白云缭绕绝壁间,云前山后景缠绵,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可以在特色民宿看青石外墙、雕花门窗,感受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以缓解夏季的酷热。正因如此,2018年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被誉为“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
恩施州盛产茶叶,现有茶园180万亩,种植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综合产值达到224亿元。近年来,恩施巧妙地利用这一特色资源,积极发展茶旅游,使游客在品味香醇可口的茶叶的同时,深入了解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为进一步完善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功能,宣恩县筹措资金12亿元建设伍家台贡茶小镇,根据规划,小镇立足茶乡生态和贡茶文化优势,建设茶叶公园、商业游憩街区和茶乡度假社区,游客可以观茶庄园、品茶滋味、学茶文化,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的同时,让游客能切身体验茶的魅力。在第28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世界硒都茶旅融合生态旅游线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功入选“十条最美茶乡之旅推荐线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资源,又是经济财富,恩施州要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恩施州致力于巩固和提升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加快形成了以富硒产业、生态旅游康养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挖掘金山银山的“价值”,书写了“两山”转化新篇章,展示了生态旅游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四十载春秋,今天恩施州以“土硒茶凉绿”特色资源优势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成就风华正茂;明朝,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全域旅游为推进重点,致力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及“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让恩施州的绿水青山,硒土茶香,飘溢于世界舞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薛正文(宜昌宜都市五眼泉镇 )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