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夜校”走红是传统文化与精神需求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15:5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夜校”冲上热搜成为新的热门话题,网友纷纷表示“希望全国各地借鉴推广”。越来越多人渴望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学习,拓展个人知识边界,以弥补自身的短板,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而各地夜校的出现,能陪伴年轻人更好地度过工作以外的时间。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下完班、上夜校”,不少年轻人正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打开自己的夜生活。人们选择上夜校原因各不相同:有的为了低成本“试错”,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为了拓展交际圈,希望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为了提升自我,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也有的想体验夜校轻松和谐的氛围,舒展心灵、释放情感,重燃对生活的热情……

其实,夜校也并非新鲜产物。上世纪80年代,夜校成为许多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学历的平台。夜校送去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实现梦想的机会,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现在,夜校以丰富的课程门类、亲民的价格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关注并报名,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又重焕生机。

“夜校”是传统文化与精神需求的双向奔赴。不少非遗技艺、传统文化长期以来都在相对小众的圈子里沉淀,部分公共文化场馆也缺乏年轻受众群体的靠近,而夜校无疑是盘活了这些资源,既让年轻人找到触及文化艺术的门路,也让传统手艺人的技艺有了更大的意义与价值。上海夜校的秋季班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12门课1分钟满员,这与其师资力量、课程品质都分不开,甚至选取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保护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前来授课。由多方共同搭建体系化的培养模式,不仅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在激发全民学习热情中,助力全民教育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夜校”让公共文化服务迸发出更多可能。夜校的火爆反映出了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凸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求新求变,对政府如何提供更充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江岸区是“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社区教育学院,除了白天的授课,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也会进行兴趣类培训,现开设52门课程,113个教学班,学员达到6000余人次。通过平台的搭建,让各类主体成为课程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使丰富的市场资源转化为群众所需的学习资源,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之义,也能增强人们依靠劳动和奋斗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信心。

“夜校”是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路径。千秋伟业,人才为先。建设学习型社会,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终身的配套服务,是文明传承之途,也是国家兴盛之要。目前江岸区挂牌教学点共25个,除区老年大学外共有328个教学班,已形成“社区教育学院——街道教育分校——社区居民学校”三级教育网络。本着为人民群众学习服务最大化的美好意愿,江岸区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鼓励居民持续、深入参加社区教育,倡导全社会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持续走深走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夜校热”的背后涌动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渴求知识和提升,渴望成为艺术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富有者”,渴盼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美好生活新愿景。夜校能帮助人们提升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更提供了终身学习社会化支持的重要场所,我们也期待,未来将利用城市各领域的资源,打造多样化学习型组织,推进学习型创新城市建设,夯实创新发展、国家富强之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静(武汉江岸区花桥街道办事处)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