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当前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哲理的宣传普及力度,始终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党员干部队伍,方能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素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无论是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抑或是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流露出中国古代文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思想。亘古不变的“无我”“忘我”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为民请命、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先贤前辈,沉淀出中国脊梁的风骨底气。而家国情怀也在历史的演进中,融入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时代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同富裕”理想信念洗礼下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也势必更加懂得筑牢为民服务意识,树牢正确政绩观的意义所在。百姓的“贴心人”焦裕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花萼愚公”周永开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导向,党员干部理应坚定“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政治自觉,宁可多一些“自找麻烦”的“傻根”精神,也要让百姓“有地说话,有门诉苦”。党员干部要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行万里路读无字书,把根紧紧扎在为民服务一线,把问题症结摸清楚、把难点堵点解剖透、把政策对策落到位,主动跳出“自家池塘游泳”,多管他人“瓦上霜”,在群众最关心的事上“跑”出百米冲刺的“加速度”,守住心中的仁义王道。
历史最大的功用就是经世致用。致力于国家社会谓之经世;我之所学,化为我之所用谓之致用。贯穿其中的“结合”文化,则是是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的思维方法和政治智慧。“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展现出鲜明的文化底色和基调: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法者,治之端也”的智慧……达则兼济天下,足“智”方能多谋,处处棋高一筹,才能运筹帷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尤其要读史明智,“以学增智”,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从党的科学理论、优秀传统文化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自觉将文化底蕴、理论知识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和入仕之才。不逞一时之快慢、不论一事之成败、不计一职之高低,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啃硬骨头、拔硬钉子、打硬仗,在“摸爬滚打”中,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经世致用,济民兴邦。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包拯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竭忠死义”;海瑞四朝为官,一心奉公,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两人遂有“青天”之誉。不爱钱,乃是律己之欲,驭众以严,以威严肃众心也。不惜死,则是趋时以勇,徇义不惧,能果毅也。”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古代官员,用礼义廉耻构建了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底线。贪官污吏的产生,则是敬畏之心丧失,道德叛变的产物。“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多,“四大危险”环伺周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并将其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创造性实践中。新时代伟大斗争精神既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根基,又体现了共产党人百年奋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积淀而成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党员干部务必要坚定政治方向,深刻认识、准确运用斗争规律,紧紧依靠群众,不断提升斗争本领,打好自我革命“组合拳”,以干部清白清正成就政治环境清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冯欢(枣阳市委组织部 )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