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㉕】赓续中华农耕文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3日10:3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jpg.jpg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文化建设和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意义更加凸显。在此复杂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针与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只有赓续中华农耕文明,才能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为什么中华农耕文明如此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华民族产生、繁衍和发展的基础,由此衍生出的农耕文明灿烂悠久,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在世界农业文化史中占具有重要地位。中华农耕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并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化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石,农耕文明“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内核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这些农耕文明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签,亦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深层基因密码,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

如何赓续中华农耕文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方针,其重点是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一方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按照时代新特点和新要求,对传统农耕文化中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进行改造,梳理出传统农耕文化中根植内心、日用不觉的部分,并推陈出新,激活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立足乡村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和现代文明要素进行充分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海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