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演出市场延续上行趋势,供给需求旺盛,市场活跃,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3.74%。这些数据背后,展现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崛起。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厚植文化自信,有利于不断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大的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近年来,《知音号》《风声》等红色舞台剧拍出了革命先驱的困境、突围与坚持,备受年轻人追捧,激发了对历史上伟大爱国青年的青春共鸣,直接引发了一轮实景“打卡”热潮。《宋城千古情》《文成公主》等大型歌舞剧更是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和极佳的沉浸式观感,让观众在重温历史沉淀智慧的同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涌上心头……让观众在乐享演出中获得文化滋养,极大凸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一种民族自信。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就是生命,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是如此,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发展。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数字技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文化演出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正以破竹之势逐步壮大。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监测分析,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一些热门地区的热门项目多次加场且场场爆满,大型历史实景舞剧《长恨歌》在节日期间将演出场次增加至每天4场。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假期场次增加至每天6到8场,门票几乎场场售罄。“一票难求”的背后,正是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体现。
只有开放包容,文化才能强大。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化一直都是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丰富发展的。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先河,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和友谊的种子,宋元时期贸易大港泉州创造了不同文化元素和谐共生的文化奇观等,到通过西方芭蕾艺术的独特视角,将红楼之哲思、芭蕾之优美、交响乐之壮丽融汇一体的芭蕾歌舞剧《红楼梦》,让芭蕾在以神话色彩为基础的爱情故事中自由表达……我们的文化自信满满地迈向世界,走在了世界大舞台的中央,散发着举世瞩目的耀眼光芒,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新时代中国。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化产业演出市场大有可为。我们理当乘势而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意灵感,不断创新文艺演出及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为更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黄陂区)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