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八点,2023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正式掀开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双十一”在宣传、预热与正式开始的各个阶段,“国货”都作为核心议题,被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九月月末,拼多多启动“国货节”、淘宝上线“国货超市”,为双十一国货消费预热;十月以来,以蜂花为代表的国货品牌接连推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套装,话题度不断攀升。国货品牌接连两个月的造势取得了出色的成效:预售首日天猫美妆类TOP20中国货品牌占10位,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国潮来袭。但同时,也有部分商家打着国货旗号,利用人们的消费民族主义心理,行“割韭菜”之举。
近年来,国货热潮正悄然兴起。2021年,鸿星尔克因对河南灾情的“破产式捐款”,引发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野性消费”;2022年白象品牌因“食品干净、1/3员工为残疾人、拒绝外资收购、低调助力公益”等众多正面新闻,顺利“出圈”;2023年蜂花凭借“79元套装”的极高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些国货品牌热心公益、有民族企业的担当,获得市场认同。国货向来以“物有所值、物美价廉”而闻名。然而称自己为“国货之光”的某眉笔一克价格售价达到985.71元。令消费者失望的不仅是它“贵过黄金”的低性价比,更是其在宣传中一再摆出“国货”招牌,为品牌造势。
在国家大力扶持国货发展的背景下,国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新国货们纷纷涌现,老国货们焕发生机。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情怀付费,国货却不能仅将自己定位在“情怀产品、贵在营销”上。白猫作为有着70多年历史的国货品牌积极推动“品牌出海”,从产品力、本土化、差异化三个方面着手,让国货走向世界。国货品牌在承担起民族品牌责任的同时,也需要将视野扩大,为提高中国品牌在世界的国际影响力而努力。
“国潮当行”,“消费陷阱”也需及时纠正与改进,不能乱贴“国潮”标签。低性价比国货需要企业进行自我整顿,在新时代做担起道义、做好产品的民族品牌,不要让消费民族主义成为“割韭菜”的商业修辞。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宇薇(山西大学)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