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聚焦“三个导向”,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14:5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农,天下之大业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纵观历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变化形势,从党的十五大(2007年)到党的二十大(2022年),全国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由3404亿元增长到22490亿元,占比由6.8%上升至9%,2015-2020年脱贫攻坚期间,年均占比高达9.7%,充分体现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形势下,运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的经济工作方法分析,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是立足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应当坚持的公共财政支出方向。

聚焦现实问题,补齐区域协调发展短板需要财政兜底保障。近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发展动能不断释放,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一方面,农民收入总体偏低,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的40.9%。另一方面,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相比,“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存在缺陷,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经济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未实现。究其原因,一是农民种粮收益较低,因农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利润空间呈缩减趋势,“地板效应”不断增强。二是粮食生产税收较少,随着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产品生产流通减免增值税、农林牧渔业减免所得税等税费优惠持续加码,农业税负不断降低,财政补贴稳步增加,导致“粮财倒挂”,大部分粮食主产区财力尤为紧张,进一步制约乡村建设投入。三是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具有投资额大、回报率低、回收期长、抗风险弱等特点,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等风险损失,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具有公益属性,难以引进具有趋利性的社会资本。因此,加大农业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涉农补贴政策,从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解决“三农”发展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聚焦阶段目标,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需要财政稳定支持。我国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从历史数据看,2012-2020年,全国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6.25万亿元,年均增长9.1%,高于国家财政支出平均增幅,在此期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6896亿元。可以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财政倾斜保障,前瞻第二、三个阶段目标,更加需要财政稳定支持。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必须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五个振兴”提出新的任务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内涵进一步丰富,必然要求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三是“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需要明确新的历史方位和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优化调整支持政策,积极稳妥“扶优扶强”。综上,在今后一段时期,应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是值得全党高度重视、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课题,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坚持加大“三农”财政支出,稳定支持“三农”事业发展。

聚焦发展实效,发挥农业强国战略优势需要财政引领撬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内涵包括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虽然有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劣势,但更具有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优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如何发挥财政引领撬动作用,以优势弥补劣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一系列新思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例证。一是引领产业发展,从“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蕴含的经济思想来看,农业不仅是经济“压舱石”,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富有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湖北财政每年投入10亿元支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大产业链综合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超过8000亿元,过千亿元产业链达到3条,如小龙虾产业集群综合产值由2019年891亿元上升到2022年1435亿元,彰显“乘数效应”。二是引领乡村建设,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来看,乡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栖居地,生态价值日益凸显。浙江财政投入超3000亿元实施“千万工程”,“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成为全国标杆。三是引领资源转化,从“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蕴含的文化思想来看,特色村落风貌、红色革命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和“村晚”“村BA”等新形态文化极具经济和社会价值,不少地区通过财政注资、奖励、贴息等吸引社会资本,有效带动居民就业和经济发展。由此观之,坚持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既是“兜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也是“领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的兜底作用、“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战略作用、“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提供保障、添蓄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卢肖鹏(湖北武汉)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何青】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