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别让扫码点单成“负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7日14:4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针对一起扫码点餐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纠纷作出终审判决。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兴起普及,成为众多消费者就餐时的选择。然而有的餐厅却在“扫码”和“点餐”之间增加了一道程序,不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就不能进行点餐。

数字经济时代,扫码消费是商家和消费者都乐见的结果。通过扫码下单、支付,顾客可以快速完成整个消费过程,不再排队等待服务。商家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将更多资源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然而有的商家却借此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既侵害了消费者对服务方式的自由选择权,还可能造成个人隐私泄露,如此种种,不仅对消费者体验造成影响,还会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就要为消费者创造安心、清朗的消费环境。因此,提升扫码消费的服务体验不容忽视。

管理部门加强协作,健全体制机制。如市场监管部门应强化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联合执法和监督机制,完善投诉渠道和线上线下调解机制,保障好消费者权益。工信部门可以建立健全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的使用标准和规范制度,禁止公众平台强制收集用户信息。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定期地开展市场抽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理。此前,上海、江苏、深圳等地消协组织已经就“扫码强制关注使用”事件发声,通过发布倡议、组织经营者进行自律承诺、开展专项消费监督等维权方式,呼吁商场、餐厅、停车场等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关注公众号、不过度索取个人信息。

商家约束自身行为,做好人性化服务。商家在设置扫码消费程序时,应当以实现消费、提升服务质量为目的;如果发生信息泄露、数据被窃取、滥用、丢失的情况,商家需要承担责任。在推广扫码消费时,注意精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填写,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便捷地完成消费。为进一步照顾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商家应保留人工点单、现金结算等服务。此前厦门市商务局就出台通知,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充分考虑老年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简便易行、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方式,保留人工点餐、现金结算等服务,便利老年人消费。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时应当及时保留证据,并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供线索,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互联网时代,扫码点单应该成为“消费便利”而非“消费负担”,筑牢消费者信息安全防线,为消费者提供良好体验,才能让服务行业长久健康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莉君(宜昌夷陵)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