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四下基层”提出的35周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效?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将基层一线作为调查研究的“主阵地”,从进群众门、知群众想和解群众难入手,通过“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调查研究下基层,要把情况掌握在一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迈开步子、俯下身子、走在一线,才能倾听群众之所想,了解群众之所难。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走出办公室,真正到基层一线,用“脚尖”代替“指尖”,从田间地头获得那些在电脑前听不到、了解不到的情况,为群众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了“四下基层”制度,宁德坚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严格要求市县领导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在与群众面对面中,研究基层新情况、解决发展新问题。
调查研究下基层,要把感情融合在一线。倾听群众所想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怎样让群众把掏心窝子的话讲出来,党员干部首先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通过搭建屋场会、居民议事协商会等覆盖面广、规模适度、群众广泛参与的居民议事平台,让党员干部“沉”下身子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面对面听取需求,心贴心协商聚力,实打实解决问题。只有带着真诚沉下去、接地气,真正把群众当成知心朋友,才能与群众推心置腹,这也是打牢群众基础的一条捷径。
调查研究下基层,要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对于调研得来的问题和材料,要“把脉问诊”剖析,找准祛“病”良方,列出清单、分类施策、限期解决。党员干部可将调查研究下基层与现场办公下基层结合起来,把办公地点搬到一线,进行“现场问政解难”,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走好调查研究的“最后一公里”。宜都市陆城街道通过“围楼夜话”活动下沉党员干部4000余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0余个,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空前高涨。
从解决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到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有效举措,解的是群众的难,推的是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必须赓续和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摸清真情况、解决真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忠宇(宜昌宜都)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