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亿万民众特别是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互联社交的重要平台。未成年人是“网络原住民”,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网民成为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广大未成年人拥抱未来、放飞梦想创造了无限可能。但是,在感受着数据传递、文化知识更新、资源获取便捷等诸多益处外,网络世界亦是鱼龙混杂,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国之大事,关乎国之大计。抓好青少年的教育时机,尤显重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彰显着国家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它的公布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
少年成长,社会责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给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社会如果营造的是风清气正的成长氛围,未成年人便会汲取精神的养料茁壮成长。目前,有关青少年儿童的网络保护已有初步体现,例如游戏账号的实名制注册、抖音的“青少年模式”功能,都是体现着网络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但是,全社会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还未完全启动,线上机构、APP等还存在着以盈利为上的现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颁布,必将优化社会管理和监督功能,必将影响学校和教师对与未成年人网络学习和运用的指导和教育,同为青少年搭建积极、正能量的网络清朗空间。
少年追梦,家庭护航。青少年之于家庭,是未来,是梦想,是希望,可是网络游戏沉迷、网络诈骗、手机沉迷折断了青少年飞翔蓝天的梦想。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颁布的同时,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关注,帮助更多的父母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的理念,切实解决学生的网络沉迷问题。家长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思维,恰当行使监护人的主体职责,让家庭的幼苗成长为社会的接班人,国家的栋梁。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携手搭建立体防护网,才能真正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网络晴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郑丹(宜昌伍家岗区)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