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于国学经典中涵养党员干部为政之德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16:3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作为党员干部,既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又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立德、治国理政的智慧。

以人民为中心,画好最大“同心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跟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个道理。可以说,我们的力量在人民,我们的底气也在人民,我们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首先就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中的“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判断一个官员是否有官德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爱人民。张居正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说明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了解群众疾苦,时刻心系百姓的冷暖安危。苏辙《上皇帝书》中的“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就是要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真抓实干。

以实干为导向,树好正确“风向标”。“治吏”的核心是“吏治”,即用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用人导向不仅是指引干部成长进步的风向标,也是引领干部干事创业的指挥棒。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意思就是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放到重要位置,要在重大工作、重大斗争第一线培养干部、锤炼干部、让好干部茁壮成长、脱颖而出。《人物志》中记载有“材能既殊,任政亦异”,在古代,出谋划策、领兵打仗、掌管司法、遴选人才的岗位各司所职,便需要在不同方面术业有专攻的人才,所以一定要选对人,并将人用到合适之处。

以修身为己任,架好纪律“高压线”。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有一个好的自然生态;干部的成长也是一样,需要有一个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王勃《上刘右相书》中的“浇风易渐,淳化难归”,指出轻薄的风气容易滋长,淳朴的习俗难以恢复。苏辙《论台谏封事留中不行状》中的“必先正风俗。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指出风俗好坏直接影响人的思想,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消除此类不良现象,就要从党员干部做起,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加强作风建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望金平(宜昌兴山)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