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大学生网评大赛·理论评论】五育融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17:4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成长轨迹,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我国教育经历了从“三育”并重,到“四育”并提,再到“五育”并举的发展历程,对全面发展之人的理解也日臻完善。“五育融通”适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念和实践。坚持五育融通,反映了对全面发展之人的新追寻。它更多强调的是关联性与整体性,而不是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简单相加;它希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联系与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与人生挑战。总体来说,五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都是希望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实现人的综合全面发展;它们的内容和功能是互通的,每种教育都包含着其他几种,只要有一种教育缺失,都会影响着整体育人质量。

以德育为先,塑造健全人格。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纪》中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能是品德的支撑,品德是才能的统帅。司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为先,而育人的根本也在于立德。立德不仅对个人发展和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只有坚持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才能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处理好德育与教育、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要完善德育内容,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用党的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立足校本特色、挖掘红色资源,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要创新德育方法,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新媒体平台资源,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具有吸引力的多媒体内容,将德育知识、道德模范事迹、道德故事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对德育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育人成效。

以智育为重,培养创新能力。智是德的发展和目标,是立人之力。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引领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普遍式管理与个性化培养的结合,是刚性制度与柔性需求的结合。高校教师应摒弃“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比如,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喜好,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赛事及科研项目;畅通师生沟通交流渠道,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和问题所在;适时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生涯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等等。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培养与教育方式,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有效实现“千姿百态”的教学效果,打造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金课堂”。

以体育为本,强健身体素质。在分析体育和德育、智育的关系时,毛泽东明确表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加强体育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形成正确的健康观。然而当前体育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教学内容创新性不足,所学内容大多为传统套路,学生兴致不足;部分体育项目动作繁多,学生难以快速掌握;教学评价导向性不足,部分同学只关注体育学分,不注重过程锻炼。高校要重视体育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通过精品课程、MOOC、微课及线上课程建设,打磨出高质量的传统体育类金课;要强化体育教育的考核机制,可以采用包括考试、实践测试、体质测量等多种评估方式,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确保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利用VR技术、运动记录器等科技手段,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跟踪和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要注重推广体育文化,不仅仅注重竞技运动,还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和娱乐体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态度,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以美育为要,培养审美情趣。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人的视野与格局。因此,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点亮学生心灵之光,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美和体悟美,不断提升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打造精品美育类社团和校园文化品牌,引导学生走出去,开展多形式的跨文化人才培养项目,策划组织、参与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国际交流活动;要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增设文化长廊,建设文化墙、塑造雕像等渲染校园文化氛围;要挖掘不同课程的美育价值,开设好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各类美育艺术课程,将美育和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茶艺、插花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涵养自然情趣;要发挥院校特色和优势,追本溯源、探究学科发展历程,挖掘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先进典型,用更多榜样和模范的生动事迹和典型案例感染学生,更好地传承和丰富校园文化。

以劳动为荣,树立劳动意识。劳动教育是基于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劳动教育影响着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应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同形成合力,但是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比如,家长认知存在误区,大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家务劳动无须参与,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奉献意识和劳动意识;高校劳育建设存在劳育师资不够、主体协同不足、劳动教育弱化、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劳动教育实践形式单一等问题;社会对劳育的支持不够,社会相关主体并未充分认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职能部门来组织协调社会力量支持高校的劳动教育。因此应明确多元主体责任,家长要转变“唯分数”的观念,加强对孩子的引导,传递正确劳动观,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规范引导,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内校外联动,激励企业、社区、相关公共机构等配合学校进行劳动教育;农林院校还应更加注重学生传统农业文化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积极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社会要积极提供实习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万浩然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刘三宝(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