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大学生网评大赛】“AI诈骗”案件频发 完善监管体系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日22:32 来源: 荆楚网

近日,福州市一科技公司老板郭先生遭遇AI换脸诈骗,10分钟被骗取430万元,据媒体报道,郭先生在视频中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对骗子放松了戒备,这一诈骗案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如今,作为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AI换脸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技术浪潮下,享受AI技术给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其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也亟需整治。

Web.3.0的时代背景下,各种AI换脸、拟声软件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借助国家对信息技术鼓励发展的红利政策,这类软件在互联网平台上得到大势发展,相比于传统图像视频技术,具有低门槛、高效率的特点。在刺激AI技术精度持续提升的同时,也为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对基于深度伪造技术的AI诈骗如何整治进行讨论与研究,是做好未来反诈工作的重要课题。

在AI方面,增强协作治理是关键。要建立AI技术的开源保障体系,明确主体,压实责任,避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被非法滥用。提高智能技术监察机构的能力,及时发现和治理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此基础上,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通过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对企业的风险隐患的自我监控、识别和预防的能力。

正视AI技术犯罪的存在和危害,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关于AI数字技术犯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由网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市民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对自己信息的保护,不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尤其要注意防止面部和指纹等生物信息外泄。与此同时,不知名的链接,不知名的二维码等,都有可能造成个人隐私的泄漏。只有对信息收集、存储、共享、披露等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的监管,才能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AI诈骗”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是个人信息安全的首要负责人时,相关部门才能根据“AI诈骗”的新特征和新趋势,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促使用户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在“AI诈骗”的防御体系上构筑起更加坚固的防御体系。

稿源:荆楚网

作者:烟慕卿(湖北大学)

责编:童雅琴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