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医美维权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苏州巴女士一年多前在该市某美容医院进行医美手术后,不仅手术部位疼痛难忍,术后效果也让其难以接受,多次投诉未果。经媒体报道以后,江苏省卫健委督办组迅速到现场对该起医疗纠纷事件开展调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爱美人士开始将医疗美容作为提升“颜值”的重要选择。美容市场日益红火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各类美容产品及服务也是鱼龙混杂、套路颇深。在美容消费领域,虚假宣传难辨别、售后服务难保障、维权举证难落实、预付消费难兑现等问题屡见不鲜,其背后不乏有无良商家为了经济利益,利用消费者心理设置的“美容陷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守护大家的变美安全,美容消费市场的制度化、规范化健康发展之路还任重道远。
政府要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美容消费市场环境。美容兼具医疗属性和消费属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亟需建立规范高效的行业监管。自2021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个政策针对医美监管、治理等条例;2023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加强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规范“导购”活动等方面予以规范,引导“颜值经济”合规健康经营。近年来,各地也纷纷重拳出击整治医美行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消费者面对医美产品和服务应擦亮眼睛,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识别能力。在众多美容消费维权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消费者容易盲目轻信变美“黑科技”等极具诱导性的消费陷阱,从而失去了对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判断能力,还缺乏查验资质、审查合同、索要发票等“避坑”意识,导致深受其害时维权举证难上加难。对此,消费者应该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对广告宣传要保持理智,慎重看待效果过于神奇的服务或产品;面对商家的“甜言蜜语”或“死缠烂打”也要放得下面子,管好自己的“钱袋子”;消费者在充值办卡前也应留意消费规则,事先约好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落入不法商家设下的圈套。此外,在消费过程中还要注意保存好发票、协议等凭证。
相关部门要协同发力加强医疗美容消费监管。医疗美容行业因其“颜值经济”的特殊性,在监管上涉及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多个部门,只有坚持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发力,建立各部门联合日常巡查、随机抽查、风险研判、定期会商等工作机制,打通部门执法壁垒,实行信息互通、线索互认、案件联办,才能精准识别、快速打击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美容行业违法行为。同时,也要发挥美容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的社会监督作用,为提升行业自身管理水平和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渠道提供保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格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彬昕(宜昌当阳)
责编: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