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要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信心、服务中心,奏响经济宣传的“定音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最强音。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斗,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总体上看,经济运行延续了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国际社会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11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将2023年、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4.2%上调至5.4%、4.6%。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加强经济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看到大逻辑大趋势,辩证看、务实干,切实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竞争新优势。不同于以往常态化、周期性的复苏,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过程会有波动、时间更漫长。风物长宜放眼量。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和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优势,着力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机遇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8%,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数据显示,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贸易动能转弱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开放,向全球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关键作用。加强经济宣传,强化舆论引导,还要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讲好中国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故事;讲好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广交会等节会,向世界开放全球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的故事;讲好中国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扩大制度型开放,依托各类开放平台实现更高水平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故事,等等,以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故事,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携手构建发展共同体写上有力注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敬秋(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