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设置与管理的自主权,处理好规范实施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用足国家方案、省级实施办法留给学校的排课空间,自主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自主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时长,灵活开设长短课、大小课。这一改革举措体现了学校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开拓更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学习样态,我们应当大力推广。
长短课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40分钟一堂课的模式,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更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等问题。而长短课模式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调整课堂时间。比如,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或是科学课、习作课等需要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课程,可以采用长课模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知识,对过程充分体验和全体参与。对于一些重复性较强的课程,如写字、诵读等练习课可以采用短课模式,让学生避免长时间的机械性学习。为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进行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在不同课程的基础上,既能体现出个性发展差异,也能有共同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长短课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过于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长短课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校培养出的将不再是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全面发展的新青年。如栎社小学15分钟的“成长微课堂”旨在通过游戏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与集体合作意识;长达半天的“美栎探索课程”则鼓励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探索。孩子们从中学到的,不再是单科知识,而是在面对真实情境时的信息搜集、信息处理、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
长短课模式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长短课的推行“倒逼”老师们教学行为的变化、教研意识的提升,也不断更新着校园里持续多年的学习观、学生观和课程观,催生了学校的课程创新意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还需要他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长短课模式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当然,每一项破旧立新的改革都不会轻松,长短课模式的推广自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理解长短课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在实施长短课模式时可能会遇到教学资源不足、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增大等问题。为此,教育部门应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打破“40分钟一堂课”的传统模式,多地中小学探索长短课相结合的方式,是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我们期待更多地区和学校加入到这一改革实践中,共同为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璐(武昌首义学院)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