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校园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既有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与担当,也是新时代促进自身绿色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客观要求。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积极投身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凝聚建功生态文明青春力量。因此,教育系统加强生态德育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生态德育实效,培养具有较高生态品质与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全面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增强生态文明底色,将环保理念沉淀为生态人格。生态德育的目标便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塑造与之匹配的新时代少年人格范式,形成生态化的价值观。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现实背景下,新时代少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当前大势一定要思想上有认识、行为上有准则、追求上有信念。教育部门要不断引导少年深入理解“和谐共生”时代观,践行自我人格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行为准则,真正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此外,教育部门要不断营造绿色低碳生态德育文化氛围,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理念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学习生活习惯,降低不必要的生活消耗欲望。用绿色低碳生态价值文化自觉引领师生精神世界,切实履行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命,共担生态保护之责,共享生态文明之利。
将生态德育载体贯通为教育生态体系。将生态德育有机融入到“三全育人”的德育体系中,融入到青少年大德育的生态中。构建一整套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德育课程体系。把生态文明知识融汇到教学提纲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拓宽学生生态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生态综合素质。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加强生态科学与各学科建设的衔接渗透,将生态科学知识有效嵌入专业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开发信息化学习平台,全方位拓宽生态道德教育渠道。建设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集群。引导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各种学生协会、班团组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生态教育的相关活动,比如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相关节日,把握好生态教育特殊事件的契机,结合好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科考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三下乡”等活动载体打造校院班三级活动集群。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生态共情力,实现在实践中感悟、反思、行动,达到群体生态教育的积极效果。此外,校园的生态人居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建筑布局、教学设施等,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多增加生态的元素、奇石假山,碧水青石,营造绿水青山之美;在人文景观上,打造“生态体验”长廊,创建“美丽校园”。
强化教育协同,整合生态德育力量。生态德育力量包括校园内部和外部,内部包含校内各级单位、教师、和朋辈,外部包含家庭、社区、社会等。构建校园生态德育内部协同机制。在校园层面,把生态德育纳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的体系中,为开展生态德育提供人才、政策和制度保障。构建协同发力的生态德育体系,制定短、中、长期的生态德育规划与目标,整合校内资源加大对生态德育的投入,推动各部门形成多方联动的生态德育机制。打通生态德育外部协同机制。近年来,国外一些国家先后构建起了校内外协同的生态德育体系,通过生态道德伦理、生态理论实践等实行分层分类的教育模式与体系,探索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和社会为补充的“开放式”生态德育支撑网络,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学校要联合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媒体、社区、家庭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不断转化融通的教育协同机制,开放教育平台与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覆盖面和教育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德育体系遵循了理论性、实践性和协同性的统一,教育部门应以生态德育为统摄,积极丰富德育的理念内涵,扩展德育的实践视野,完善德育的协同机制,引导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不断坚定其生态信仰,形成理性的生态人格,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和多力并举的协同力量中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能力与责任担当,为推动构建面向人类、面向自然、面向未来的和谐生态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茜(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团委)
责编:郑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