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种业振兴上谋篇布局,激活乡村振兴“芯”动能。
集聚科创要素,激发发展潜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我国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水稻、玉米、小麦等三大主粮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逐渐完善,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此外,要不断激发科技力量,做好科技创新,加强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平台,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经济新增长点。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吸引种业企业、种业科研机构入驻,实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统一。发展现代科技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挖掘种业文化,赓续农耕文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根和魂。以特色种业为抓手,将景观资源、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等融合到种业小镇建设中。建立优质文化产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突出历史记忆和乡愁特色,打造历史文化彰显、地域风貌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的种业小镇。譬如,汉南种业小镇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现已入驻武大天源、亚非、楚为、科珈、文鼎、汉研、利众等8家种子企业,共投资1.2亿元,先期育种基地示范展示面积2600亩,累计培育新品种100余个,种子年销售额4亿元,初步建立起以粮油种业为主导、蔬菜种业为特色的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格局。此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加快文化形态创新,助力文化繁荣兴盛。把历史文化资源和观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集合起来,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举办好玉米文化节、喜鹊湖螃蟹节等,扩大影响力,做强“旅游经济”。
培育农技人才,推进产业发展。产业引聚人才,人才赋能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加大高层次农业、种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制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着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重点人群技能素养。譬如,甘肃省已有2万余名农民取得相应职称,形成了一批有技术、有专长、有业绩、有认证的乡村人才队伍,真正实现培育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影响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此外,利用好农技人才与种业资源,加强研究攻关,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培育壮大制种企业,带动更多居民就业致富。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种业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多向发力,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勇于创新突破,大胆迎接挑战,让种业装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芯”,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倩(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