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一卷史书,闪回千百年前的每一幕,或平淡如水,或荡气回肠,但幕幕都是推动时代滚滚向前的一份力量。不局限于记录者的视角,读者透过斟酌无数次的文字,走到一位位被记录者的身边,去看见他们被写下的生活,去探寻他们真实的经历。
一部好的史书,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对过去最完整的保存,是对未来最明亮的启示。这正是史书存在的原因:记录下每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承载着人类文化的沉淀和传承,关系到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特点。正如古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每一个人所处的生动的今天,都曾是许多人翘首以盼的未来,也将成为被追溯回忆的昨天。“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呕心沥血的记录与叙述,让众人看见江东霸王也曾“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让众人听见高祖豪迈的话语“壮士行,何畏!”这些原本已随岁月滚滚长河远去、颜色本应逐渐黯淡的历史人物,又在读者翻动的每一张书页里变得立体、活泼、鲜明。
重拾史书之美,感受文言魅力,当代人要将读书、读史书融入日常生活。人们让自己快节奏地生存、适应于时代,也要让自己舒缓地生活在当下,读读书、看看报,使得精神不至于走向消亡、湮灭。史书不局限于纸质书中,也可以以现代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遇见碎片闲暇,让读书、读史取代短视频融入生活打发时间。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国家要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自信。要共筑文化自信,对文化形成、发展、繁盛过程的了解是基础、是动力、是源泉。自从鸦片打开晚清国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自信很长一段时间被西方外来文化所掩盖,“崇洋媚外”之风四处流窜。只有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使其不流于表面,这也正反映了读史书的重要性。
重拾史书之美,共筑文化自信。于谦说,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只有人们明白了读史书、学历史的重要性,才能赋予中华民族新的活力,才能让行驶在浪潮中的中华巨轮找准航向,才能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翁程程(湖北大学)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