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8日,三集大型人文纪录片《“郧县人”3号出土记》在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热播,解密了作为“世界级重大发现”的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历经半年多漫长又枯燥的发掘出土过程。该片最打动观众的不是“事件”,而是“人物”。于是,《拼在2023》摄制组来到现场,将镜头对准陆成秋等这些和祖先“对话”的人。
好奇心是促进科学事业进步的原生动力。无论从事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没有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这样的工作一定是被动而又痛苦不堪的,更谈不上什么出成绩、有进步。在人类所感知的自然界,包括已然历经数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始终存在着许许多多未解之谜。“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类关涉人类自身的未解之谜更是浩如繁星,吸引着人类不断探寻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种种奥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就需要考古工作者进入那漫长又枯燥的时空,开展这种“大海捞针”式的寻找、比对、分析、论证、出土、发掘工作。正因为始终抱有这种发现新证据、发现事实真相的好奇心,不管是一望无际的累累黄土,哪怕是人迹罕至的莽莽大山,毕竟有一支这样不避艰难险阻,不畏酷暑严霜的考古队,他们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遇中去寻找生命的奇迹:既然有郧县人1号头骨、2号头骨,我们就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一块更为完整的头骨,这就是考古人的信仰。所以,当地毯式调查、勘探遇上40度的气温,尽管“头顶老是被成熟的桃子砸了,饿了渴了摘个桃子一吃,然后再去找东西,感觉很爽”,道出了好奇心驱使下的乐观考古心态。
敬畏心让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庄严而绵长。“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属于冷门绝学,却越发彰显其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敬畏祖先、敬畏历史、敬畏大地、敬畏事业,“为往圣继绝学”是断然离不开敬畏之心的。业界认为,新出土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为止,欧亚内陆发现距今100万年左右保存最为完好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正是为了弥补1号、2号头骨的不完整给研究带来的各种障碍和遗憾,才有了考古队采用眼睛看,脚步丈量,甚至用舌头去舔这种“最笨”的办法,漫山遍野地寻找,乃至汉江边的荒山野岭被考古队员们生生走出了十多条小路;才有了为尽可能多地保留头骨附近土壤、地层的信息以待后世研究,考古队采取以两厘米为一个平面、层层剥开地层的精细化发掘,将作业时间延长到近半年;才有了面对头骨的后脑勺与动物化石紧密粘连的困境,为确保没有一丁点儿破坏,陆成秋用他最信任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挖头骨,由于太过于专注手部受伤却浑然不知。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别的动物骨骼化石,长时间过度用眼的“微雕”技术让他视力大不如前。从未放弃专业上的追求的陆成秋在实现自己15年考古梦想的同时,其本人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牺牲。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即便付出自己的一切也是幸福,这就是考古人的敬畏心。
责任心让考古事业变得神圣而崇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从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久远历史中来,考古工作居功至伟”。考古队深知,荆楚文化是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让荆楚文化焕发新时代的光彩,是责任也是使命。摄制组眼中的陆成秋尽管“执拗又不善言辞”,但跟他待上几天就会发现,他身上有着强烈的精神光芒,这种光芒就是对事业的坚持和责任心。由于生怕损伤文物整个发掘过程真正做到了那样的“精细化”和“小心翼翼”,在考古队看来,给3号头骨哪怕留下一丝新的印痕,都会给后世研究带来不可逆的“后遗症”,这是一种担不起的罪过,他们必须保证3号头骨完好如初,如此才能实现对前辈的超越。这次发掘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这种对事业的责任心感染了作为“蒲公英种子”的考古队年轻人,通过这项工作完全可以感受到亲自”和那个时期的人类有一定的交流”的奇妙。正是探寻中华文明的责任心,让“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现者、守护者和传承者,以考古之光照亮人类起源的深处,为中国考古事业砥砺奋斗、无私奉献。
从事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原发性、开创性,乃至颠覆性的研究成果,需要本着好奇心冲到“无人区”去探险,怀着敬畏心扎根泥土中“自找苦吃”,揣着责任心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拿到不容置疑、无法辩驳的历史证据。唯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彻底戳破虚无主义的迷雾,捍卫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文江(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