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省社科联网评大赛㉒】东湖评论:物候资源生产与传播:哈尔滨“出圈”的基础逻辑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5日23:2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这个冬天,哈尔滨一夜爆红,红得比太阳岛的夏天还炙热。与网友种草带动“人间暖暖”的淄博烧烤热不同,哈尔滨火爆“出圈”的基础逻辑在于物候资源可视化生产与传播。

物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2000多年前欧洲医师希波克拉底在《空气、水和地点》中就曾提到“物候”概念。我国关于物候的最早叙述载于3000多年前的《诗经·豳风·七月》。今天所言的物候主要包括两大类别,即生物(包括动植物)对气候季节性变化做出的行为反应和水文气象等随时间变动而相继产生的自然现象。

对物候或物候文化的认识,大体经历了如下过程。

在早期人类社会,农牧业是耐以生存的关键。如何遵照四季气候变化开展生产和生活活动,是人类进入定居状态后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长期观察,分散在地球上的人类不约而同掌握了气候变化的时间和空间规律,获取了定义时空的坐标依据,进而形成了相关历法。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物候历是大众进行日常生活和开展农业生产的行动指南,是人与自然关系相处状况的检验媒介。这种长期经验式观察所积累的知识和智慧,通过农谚等语言形态在今天仍然在传续。

随后,展现物候的自然生物和景观开始进入人类更广泛的视野。一些生物和景观被人类赋予某种情感或寄托,人们会触景生情,以物起兴,或见景生情、借景生情,或即景生怀、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最后终是实现情景交融的效果。比如兰花,中国人历来将之视作高洁典雅的象征,不仅与“梅、竹、菊”并称“四君子”,而且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台”指称宫廷藏书馆,以“兰交”喻友谊之真,甚至借用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所谓“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荷花在殷周时代称为芙藥;到了三国时期,曹植在《芙蓉赋》中将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赞其“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北宋周敦颐谓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荷花便成了后世眼中的“君子之花”。中外名人墨客将生物物种和自然现象赋予文化内涵或嵌入文化系统的“起兴”案例举不胜举。亦因如此,物候便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基因,演变为一种文化附体或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集体记忆。在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体系中,物候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及至近现代,工业文明蓬勃兴起,“反季”“杂交”等现代技术登场,围绕物候展开的规模化生产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标准化生产流程中,从原材料供给到设计灵感获得、从生产到销售,处处可见物候直接或间接介入的身影。在生物化工和医学领域,物候更是价值非凡。从餐桌上的食材到脸上的护肤品、从无数种零食到各种式样的养生品,都有物候的价值贡献。进入后现代,人类开始深层反思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道,返璞归真、道法自然成为一种生活自觉和时尚表征,更成为全球共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内在命题。

虽然物候或物候文化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无处无时不在,但对物候的认知亟待深化。在此背景下,强调物候资源化的意义不言自明。

从资源视角看,物候(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国土禀赋和国家竞争砝码,是可称之为战略性的国土资源。国家间的物候资源受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制约,各国分布并不均衡。从世界主要大国发展历程看,物候资源容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因,国家间围绕矿产、水源、生物入侵等物候资源的博弈从未停歇,甚至不惜以战争为手段或代价。

总而言之,人类对物候资源的认知,经历了从自然现象到自然资源,从文化资源到战略资源竞争的演进过程,围绕物候和物候文化展开的景观制造、知识生产等创意传播,正在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传播现象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哈尔滨出圈”不过是物候资源化的最新案例。

从现象看,“哈尔滨出圈”并不特别新奇,不过是“三亚冬季被东北人包揽”的“候鸟模式”的逆向流动,与炎炎夏日武汉人和重庆人挤爆利川的避暑现象同出一辙。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庞大,择时选居的候鸟群体规模蔚为壮观,可开发潜力极其巨大。

从逻辑看,“哈尔滨出圈”属于气候贸易范畴。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流动迁徙的重要诱因,尤其是因气候因素而形成的稀缺性商品更容易在互联网涵化的个性化消费市场中培养“拥趸”。黑龙江独占中国“北极”和“东极”,容易激起南方人对真正冬天和中西部人对东边日出的想象。在拥有相应消费实力前提下,这些地方自然容易成为体验式消费的目的地。

从本质上看,“哈尔滨出圈”是物候资源化利用的生动注解,一些驰名中外的所谓风光打卡地之所以引人入胜,实质上同样是在打物候资源牌。曾经拥挤不堪的“318国道西藏段”、“美得令人窒息的”稻城亚丁、令人春心荡漾的婺源油菜花海、染成油画的英山红叶等等,表面上传播呈现出的是自然景观,根本上是将物候所造就的资源进行概念营销。不过客观而言,不少地方的物候资源化开发仍处于初级化阶段。

中国物候资源极其丰富,物候资源容积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禀赋,同时潜藏着“风光不与四时同”。即便同一个地方也有光照等差异,所谓“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具有可供发掘的物候宝藏,不分南北东西,不分城市乡村。只要我们充分认知物候的自然资源属性和社会资本属性,充分利用物候文化打造丰富多彩的产业链,充分运用创意性思维建构现代传播链(尤其要注重可视化),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贝”甚或身边遭人鄙弃的荒烟蔓草都能“活出”别样的精彩。

简而言之,一句话:哈尔滨的故事,很多地方可以讲,可以讲得同样甚至更加出彩。

注:【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2023ZZXM30】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王浩霖(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