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以共享文化符号铸牢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5日23:2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编者按】同胞共气,家国所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辽阔的疆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悠久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灿烂的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的精神由各民族共同培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力的力量源泉。今起,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荆楚网,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做民族团结的“石榴籽”。本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开篇。

随着全球网络化迅速发展,信息的“生成—传递—解码”过程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这促使整个社会构建出共识性、深刻性、可控性的“文化符号空间”,从而使得人们获得对自我形象和社会角色的正向心理认同。在这一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能够通过媒介再现或重构所表达,运用具有特殊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物品、事件、言语、行为,就能够让青年群体从心理和情感中不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样态,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符号何以共享?其本身应当是“自塑”与“他塑”相互交融的产物,并以语言文字、社会关系、历史背景等文化介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过程论体系下的“共享”机制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身份认同,青年群体作为网络空间中的“关键多数”,既能够从感性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可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广度和影响力度,从而有效激发新时代青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动担当。

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共享文化符号的共识性

语言、文字都是一种集体心智现象,是国家构建的先决性条件,它们不仅是重要的思维表达工具,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工具,是记录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贯穿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符号。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语言文字使用的习惯是相互作用的,通过语言使用,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渗透得以联结,从而进一步加强个体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例如,在央视出品《中国话》的视频中塑造了“多元一体”的语言符号媒介,使用大量的“乡音”身份标识,让更多青年者主动将媒体呈现的“乡音、乡情”与自我进行相互对比,图文并茂在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向青年群体传递着“多元一体”的符号价值:情感纽带、同源共生、交往交流交融、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共同文化符号的集中化表达。其通过层次化的性状达成创造了群体之间可以共享的社会文化空间,促进青年群体的交往交流交融。首先,各族青年群体成员之间共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现群体间的识别,表达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和共同体认同感,以消解社会交往的模糊属性。其次,通过使用共同的语言符号,各民族青年群体成员可以传递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帮助青年群体成员了解和认同自己所属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最后,帮助青年群体成员建立社会关系,从而表达身份认同。

通过在青年群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享同种语言文字符号,以此为交流交往工具,传递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社会氛围,可以使得生活在不同地理区域和风俗习惯下的青年群体可以畅通地交流与沟通,产生“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并由此共同传递“共享文化符号”下的情感脉络,为更深入的民族交融奠定基础。

以中华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赋予共享文化符号的深刻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华文化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和意义体系基础上,讲好蕴含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奋斗的历史事实,以客观历史事件为依据,“三交故事”为载体,不断实现“共享文化符号”的升华,让各族青年在共享历史文化符号同时,产生中华儿女一体的情感共鸣。例如,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在由奥地利奥中文化艺术促进会和德国华人华侨联合会举办的维也纳迎新春合唱音乐会上,演唱采用藏、羌族传统的锅庄音乐舞蹈形式为素材改编而来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用大合唱的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民族融合音乐舞曲的独特魅力。

人是历史的载体,承担着从古至今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积淀和结晶,拥有历史赋予的集体记忆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符号的形成和共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基础是基于记录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符号形成的意义空间。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各类民族团结、同心共筑的历史佳话,将这样共同的“历史记忆符号”通过媒介空间贯穿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全过程,使得各族青年可以通过历史叙事并赋予情感力量的实践,塑造主人翁意识。共享文化符号作为深层次的中华文化在各族青年心中的有形呈现,逐步形成一种文化自豪感,完成“共享文化符号”从人到人,从人到群体,从群体到群体的持续升华。

以情境整合强化共享文化符号的现代性

从情境的视角来看,“中华文化”可以理解为由一连串标志性文化符号涵盖的“所指”及其内蕴的“意指”。“所指”符号,与“意指”符号一道,能够在文化情境形成和青年群体情绪唤起之间,搭建起文化要素传递、文化根脉传承的“桥梁”。借助网络传播,这一纽带得以穿透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让青年群体对历史、文化、故土、人物、山水、美食、民俗等诸多文化元素的感知、感悟和感受中,油然而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进而增强对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主动意识。网络时代,情境整合更多的是通过诸多具象化、可视化的文化符号的创新性表达和创造性整合实现的,也更符合青年群体的网络表达特点。精彩纷呈的网络文化符号,已成为青年群体间交往互动的重要媒介,突破了个体、时间和区域的客观制约。在网络空间中,中华民族认同的整合情境,也表现为各民族青年群体网络空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线下与线上同步互动的良好网络环境。

在整合情境之中,中华文化视觉符号的动态表达,突破了传统的主流价值表达形态,进一步表现为综合性呈现、鲜活性表达、黏合性互动、持续性关注和广泛性参与的“文化浸润”形态。这一文化形态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快速在青年群体中达成“共识观念”。这不仅是共享文化符号现代性特征的彰显,也构成了中华文明现代化发展的独特形态。例如,2022 年新华网文化频道原创的“国宝有灵”文化IP,2023年网友自制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网络文化产品,一经播出就全网爆火;《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等新颖栏目一经问世,就获得广泛好评,正是共享文化符号何以达成广泛共识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共享文化符号的树立和突出,在情境整合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达成文化共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形势下共享文化符号的创新实践充分吸收了“互联网+”传播的时代特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青年群体更易接受的具象化、可视化的符号,也穿透了从顶层设计到“落细落小落实”的“最后一块屏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政馀(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湖评论”团队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1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朱磊(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