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与春天的时间逻辑,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留下一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三九时节,“听劝式文旅”的春风拂面,预示着文化旅游产业的“春天”提前来临。
最近,随着哈尔滨旅游的“出圈”,网友纷纷喊话自己家乡文旅“抄作业”,多地文旅积极响应,主打就是一个“听劝”,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要问最近几天全国文旅哪家强?山河四省最疯狂!此外,全国网友在抖音上给湖北文旅出谋划策。按照网友要求的,00后小编,安排!投稿邮箱,安排!更新加快,安排!除了连夜更名“湖北文旅”,湖北文旅还连夜全球摇人,李现、朱一龙、袁弘、袁姗姗曾黎、张新成、陈铭、陈数康辉、撒贝宁、王凯全都摇来啦。
此外,从南到北,越来越多的文旅官员频频出镜,用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让网友拍案称奇的文旅宣传文案越来越多,每一种文案都吊着网友的观赏欲望。跟往年不同的是,不少文旅部门鼓励网友推荐符合青年人文旅胃口的好点子,也听取网友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网上文旅策划活动被形象地称作“听劝式文旅”。
人性最奇妙之处就在于,不论是感性和理性,都架不住他人的热情和尊重。面对外在的热情和尊重,想不跟热情者和尊重者共情都难。旅游业从“栽下梧桐树,坐等凤凰来”,到现在的问计于民,“听劝式文旅”在网络舆论场产生共鸣,这样的共情是如何发生的,又该怎样呵护这种难得的共情呢?
鼓励网民敞开心扉,让“听劝式文旅”自然引发共情。
康德把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规定为每个人的义务事项,有德行的人必须主动向他人敞开心扉,让自己的心灵世界具有可视性,别人才知道你的所思所想,双方才可能真正交往并成为朋友。旅游业的民众基础在于学会敞开心扉,让网民看到一个地方的旅游业有哪些新的变化,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当文旅部门主动敞开心扉,网民才可以把自己理想的最高旅游境界呈现出来,彼此的“心心相印”才成为可能。
尊重网民个人诉求,让“听劝式文旅”保持长久共情。
不同群体对旅游业的期望不同,每一种普遍性的诉求背后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旅游史,个人旅游过程中的酸甜苦来,塑造着他们对未来旅游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是期待还是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关系到他新的旅游动机的强弱。“听劝式文旅”值得赞许的地方在于,它假设本地文旅服务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也有着自我完善的勇气,鼓励网民参与文旅治理的积极性,愿意听取网民表达个人诉求的意愿,当一个人的意见真正得到尊重,就开启了他与“听劝式文旅”的共情之旅。
吸引网民变成游民,让“听劝式文旅”线上线下共情。
共情就像风,来的快,去的也可能疾。文旅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几个月前的淄博烧烤,在共情的热度和密度上就曾创下了记录。然而,这样的共情热度和密度如何常青,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样,“听劝式文旅”线上的热烈共情,如何避免“青年网民线上狂欢线下孤寡”的不协调现象,需要文旅部门把对网民的尊重变成发自内心的敬重,并把敬重网民的做法制度化,让网民从线上共情变成线下的实地共情。
人有满足自己眼福的义务,出门旅游也是一种关爱自己的义务。既然个人有旅游的需求,旅游业有满足游客幸福的义务,这样的共同性义务的双向奔赴,要求将“听劝式文旅”坚持到底,而不能只是一阵旋风。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