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卓越人才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3日09:5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丁文红等81名个人“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授予5G标准与产业创新团队等50个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是国家首次评选表彰“国家工程师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受表彰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致以热烈祝贺。

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工程师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所给予的极高褒奖,是对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服务人民、敬业奉献、严谨笃实、精益求精、臻于卓越、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崇高追求和宝贵精神的极度礼赞,也是对工程师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极大激励。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要解决科技强国中“卡脖子”问题,勇攀科技高峰,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创新。要把原创性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就必须有数以万计爱国奉献的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要高度认同“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团队”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强国是国家战略,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时代的新要求。科技强的关键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科技创新,对科技人才高度重视、关爱有加,强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因此,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是“国之大者”。工程师是全国9000多万科技工作者中的精英,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 

实施人才脱颖而出的战略,激励制度是关键。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对7657项科技成果隆重颁奖为标志恢复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到1999年颁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国家科技奖项被逐步确立,到国务院2000年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再到这首次评选表彰的“国家工程师奖”,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人才激励制度充分完善起来,不断促进科技奖励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激励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奖金,那是侧重于激励科学工作者的,获奖的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科学家和专家。这次首评表彰的“国家工程师奖”主要是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等方面取得的一批先进工程技术成果,侧重于应用领域,反映出重大理论创新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直接转化应用,意义十分重大。这种最高规格的激励极大提升了获奖者的知名度,让长年默默奋斗在科研和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倍受鼓舞,极大激发出他们科技报国的热情和献身国家科技事业的决心。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科技工作者,对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新突破,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注入更多澎湃动能,也必将产生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团队”。全社会都应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氛围,让“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团队”成为新时代最亮最耀眼的明星。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的兴山县,是王昭君的故乡,也是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县。近几年,县城主街道打造了兴山楷模为代表的灯箱宣传牌,不仅有道德模范、荆楚楷模、知名企业家、非遗传承人,而且有中科院院士、特级教师、科技精英。就在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少平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表彰之际,县城的街道边又开始加装兴山工匠宣传牌,将兴山人才的骄傲感拉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才培养工程必须有大胸怀、大视野、大格局,要既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又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宽广胸怀。绝对不能短视、急功近利,要立足长远、久久为功,增强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责任感,善谋善成,愿意多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实事、好事,形成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多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团队”,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储备人才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要求。国家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湖北省为有效实施科创能级提升行动,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强化教育人才支撑,探索新机制。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启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职院校提质升级行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楚天英才”计划,布局建设区域人才中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育才、引才、用才新模式。办好以“科普+”为主线的国家级“东湖论坛”。依托现有的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加大人才引用力度,聚集各类人才。聚焦创新创业,实施“三大工程”,汇聚人才第一资源,为湖北先行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实施“博聚楚天”工程,扩大博士后聚集规模,超额实现博士后倍增计划;二是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为引领,在政策支持上、优化服务上、激活提效上发力,完善政策体系,开展系列行动,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规模,壮大基础人才队伍;三是实施“技兴荆楚”工程,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加大竞赛选才力度,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这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千方百计造就“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团队”脱颖而出,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金照(宜昌市兴山县第一中学、宜昌名师)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