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群众反映当地“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攀比严重,涨到最低200元,给农村老年人增加很大的经济压力和烦恼”。压岁钱可能还没发挥给孩子“压岁”的作用,就先要“压”垮老年人了。
过年给“压岁钱”本是长辈对晚辈一种祝福的表达,为何现在会成为一种负担?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老年人本就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在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更应该摒弃攀比,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质,在让晚辈得到祝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让老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
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轻松过节。从自身做起,转变思想观念,红包不大,意思一下,也是吉祥如意。春节马上来临,媒体、学校和社区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让压岁钱回归本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发放倡议书等,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家理性看待压岁钱的意义,不要被攀比心左右,让压岁钱回归祝福的本质,让祝福变得简单纯粹。
从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中获得感悟,文明过节。水涨船高的压岁钱是人情攀比,也是不良风气、陈规陋习的一种。人人苦于陈规陋习,但人人身不由己。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可以将压岁钱的合理发放纳入村规民约,“约”出文明好乡风。江苏淮安螺蛳村、镇海村的村规民约就规定了“‘压岁钱’不变味,不惯孩子”。还可以从家庭教育入手,家庭内部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定,形成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比如在孩子一定年龄后适度减少压岁钱,以此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观,降低他们对压岁钱的过分期望,明白压岁钱只是表达亲情和祝福的一种方式,而非衡量感情深浅的标尺,在源头上减少老年人面临的压力。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暖心过节。作为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之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不仅是一种“年味儿”,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期许。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将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温暖延续。比如在“村晚”中创作关于“压岁钱”的节目,让参与者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减少对压岁钱金额的过度追求;孩子老人一起开展“压岁钱”变身“心愿单”公益活动,既了解了压岁钱在春节民俗文化中的意义,又送上了暖心礼物。
老年人辛劳一生,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心血,为家庭的幸福流过汗水,为社会的各项事业发展播撒过智慧,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暖一暖他们。新的一年,就让我们送上“爱的祝福”,减轻老年人的负担,轻松文明的度过一个暖心春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敏(当阳市两河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