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评论:“龙出没”呼唤年味当归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1日10:3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年文化,龙精神,是国人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图腾。“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的年、家、节文化和以“降龙十八掌”为重要载体的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温暖着很多70后、80后的记忆。

小时候的年味足、年味浓。70后、80后正赶上国家的经济腾飞,年景渐好、年岁渐丰,经历的都是蒸蒸日上、岁月静好。小时候的乡下农村,一到年节,就分外热闹。虽然当时的物质并不宽裕,但是一套新衣裳,父母早就已经备上。临近春节,打扫卫生,熬上浆糊,贴上春联,一派喜气洋洋。比平时丰盛很多的年夜饭,肉馅的饺子,过年的鞭炮,甚至稀罕一点的烟花,父母也都早早的安排,为70后、80后的童年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过往。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就在这种“时间都去哪了”的感叹之中,70后已经迈入知天命的门槛,80后也已经步入不惑中年。当天买,当天就可送达的新衣服早已激不起内心的丝毫波澜,食物的丰富已经让70后、80后们开始琢磨节糖、瘦身、降脂;当天可以直达的高铁,随时的视频通话,在拉近亲人距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远隔万水千山的思念。经济的发展,祖国的强盛,让过去梦想中的年,变成了现实的日常生活,生活里也就不再有年的样子。

独在异乡为异客,不放烟花多少年。农村、小镇、小城里的“黄蓉”“郭靖”们,大多在年少时,怀揣着星辰大海的向往,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巨大勇气,禀承着龙的精神,冲入了大城市的怀抱。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同时也有苦涩,好不容易在三环边上置下的房子,每天上班堵,过年回家也堵,开车开到五环时,也会突然醒悟,不是农村包围了城市,而是农村变成了城市。对“黄蓉”“郭靖”们来说,过年回家的路,就是最思乡的路。怀念故乡的小河,怀念小河夏天的流水和水边的螃蟹洞;怀念一望无垠的沙地里,碧绿圆滚的西瓜和看瓜的棚子;怀念秋天的田野,田野里有挂在枝子上的柿子,田野里有霜打过的甘庶,更多的是怀念那时的烟火,那时心绪那时天。

或许曾经的“令狐冲”现在已经滴酒不沾,或许曾经的“小龙女”现在已经在广场上跳起了“科目三”,或许生活已经磨圆了我们的棱角和过年的激情。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格局依然,龙年的年味如何塑造,龙年的仪式感如何营造,“令狐冲”“小龙女”们还得是力量中坚。为老人奉上传统的年味,还得靠咱70后80后,毕竟我们曾经的年味来自于他们;为一孩、二孩,个别三孩们奉上新鲜的年味,还得靠咱70后80后,毕竟“冲灵剑法”“玉女心经”也要世世代代传承。当年夜饭的丰盛已经不是问题时,奉上几道自己的拿手菜,团团圆圆,对老人来讲,就是年味;当时间已经不是问题时,带孩子写写春联、捏捏泥人、剪剪窗花、放放烟花,就是年味;当距离已经不是问题时,全家利用春节去一下平时没时间去的海边,吹吹热带的海风,就是年味;一起去武汉归元寺数数罗汉、去西安逛逛庙会、去泉州参加民俗踩街也是年味。

龙年将至,甭管7颗龙珠是否集齐、梦想是否实现,父母等你盼你回年过年,“梧桐女”当归,“凤凰男”当归,年味也当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超(“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