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发布,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要坚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初心使命不断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把握长期大势,才能使方针政策得到长期坚持。“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推进“千万工程”,每5年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一个实施意见。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的迭代升级深刻地体现了老百姓对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的期盼,也深刻地启示着我们干事创业要一以贯之、一步一个脚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意志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民情怀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千万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锁定群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千万工程”的答案是要以务实作风和科学思维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政策举措。
要坚持点上发展、面上突破,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钉钉子精神不断打开工作的突破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实现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喊喊口号就能够实现的,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迈开步子。经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决胜脱贫攻坚,当前农村面貌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放眼全局,许多地区城乡差距还相当显著,农村缺少卫生厕所,生活污水得不到妥善处理,生活垃圾规范转运还存在较多“堵点”,农户卫生习惯、卫生意识较落后,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一户一户地“啃硬骨头”。
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创新精神保持政策的鲜活生命力。政策执行并非照本宣科,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执行。在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出台露营营地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了地方从“卖茶叶”到“卖风景”“卖文化”的蜕变,茶旅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了促进美丽经济的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并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是鼓励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实现政策预定的总体目标,不打折扣、不变形走样;“创新”就是要结合地区特色灵活变通举措,例如依托自然、文旅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时移世易,如果以不变应万变,片面追求“原汁原味”地“贯彻执行”,必然会导致政策“水土不服”。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千万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乡村治理革命,期待更多地区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现新作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夏爽(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