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15:0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ng.png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作出全面阐述,深刻揭示出“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并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2023年10月27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这些重要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气韵,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厚重的价值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即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实质上也是我们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反映,为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认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的连续性。纵观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两千多年的“大一统”格局史,无论是通过文物考证还是文献记载,无不彰显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古代文明中唯一保持悠久历史而未曾被中断的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这种突出的连续性,就是因为历史上不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都以中原衣冠文物制度为正统,将本民族文化融进中华文化“大熔炉”中,主动维系中华文明的血脉与根系,使其发展永不停歇。

突出的创新性。从秦汉统一国家到魏晋南北朝的多民族共建王朝,从大一统的隋唐到宋元明清分野,中华大地上历朝历代在文化发展政策上均采取相互借鉴吸纳的态度。各民族以先进的中原文化作为倾慕的对象,而中原文化也从各民族文化中不断吸收精髓,最终凝聚为有机统一的中华文化。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新求变成为中华文明的鲜明底色。

突出的统一性。“中国”与“天下”相重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这为中华民族打下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由此,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形成一种向内凝聚的文化保障,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突出的包容性。中华各民族之间长期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如同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共生。这种开放包容,既体现在各民族之间的相融互聚,又体现在与“他者”的交流互鉴。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的和谐共生、外向的文化自信,需要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兼收并蓄,以文明共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和平发展、平等相处,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世界形象。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大国气度。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世界形象的同源表达,都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观”与“和文化”的超凡气度,着眼于全人类在追求现代化中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是对“零和博弈论”“种族优越论”“道路决定论”的驳斥和超越。

二、“两个结合”蕴藏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刻的道理学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遵循“两个结合”这一规律性认识,是我们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基本路径。

“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主体性。一个民族只有有了文化主体性,才能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自立自强。这种主体性既体现于文明扎根的物质生产条件之中,又体现在其所凝聚的精神追求和接续伟力之中。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华民族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主体,中华文明赋予中华民族以文化主体性。因此,文化自觉自信在文化主体性的依托中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廓清思想迷雾。

“两个结合”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实在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被深厚历史发展脉络所直接证明的政治文化实体,绝非“虚体”“拼盘体”。走进新时代,那些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优秀的道德理念、能动的进步意识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位成员。“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客观实在性,并将其与人类历史发展的真理之光拓展中华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纵深,厚植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文化根基。

“两个结合”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指向性。“第二个结合”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掌握了新的文化主动,打开了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能够在“新质生产力”的创造中拓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空间,从而探索出符合未来向度的文化理论和制度。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二者构成能指与所指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体两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旧邦新命的实践形态,必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基点,其时空发展状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其社会发展形态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其文明发展形态为熠熠生辉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者交相辉映,充分体现出党的创新理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有机结合。我们要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满足精神需求、构筑精神家园、凝聚精神动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焕发出更璀璨辉煌的荣光。

要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于全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其文明发展的应有之义,就内蕴着物质生活丰裕、精神世界丰富的实现过程,也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逐步实现过程。万丈高楼平地起。目前,我们还处在新征程上打基础的阶段,不可有丝毫的大意和懈怠。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坚持文化赋能、产业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发展。要遵循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进程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规律,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五千多年历史底蕴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瑰宝,由此构成的精神家园则必然是各族人民所共有的、共享的。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属性,强化中华民族叙事结构和国家话语表达体系,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要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和坚实支撑,就无法实现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无从谈起。中华文明积淀着各族人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必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统一战线事业中取得扎实成效,依靠各族人民的实践伟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的典型做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强大精神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政馀(中南民族大学海南定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特邀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湖评论”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朱磊(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海南定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何青】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