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还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写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既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之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把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一方面赋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性地位,另一方面阐明了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知。深刻把握二者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关系及其意义,对坚定文化自信,肩负文化新使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大有裨益。
坚守“魂脉”:以马克思主义筑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蕴藉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观点。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认识世界的真理之“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取得创新和突破的关键所在。整体而言,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文化作用以及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科学视角;具体而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打破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夺取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内在逻辑,为我们审视不同文化价值观、多样文化发展举措等提供了有益启示。由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洞悉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文化建设规律,选择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提出了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能为文化建设提供持续动力的原则要求等一般性文化理论;另一方面,提出了诸如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前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文化新使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思想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诠释。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改造世界的实践之“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能够引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使其完成了从思想理论形态的策略蓝图和号召指示向凸显实际操作性的具体方法的转变。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体系,其中的“用”即指实践性。具体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以“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为首位的“七个着力”原则;提出了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优先的“五个方面”要求;指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九个坚持”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等。这些具有实操性的科学行动指南,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布局合理有序、文化工作部署顺利展开。
传承“根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之中,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为自身文化体系寻得了深厚文化根基、鲜明文化底色以及旺盛的文化生命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是在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根脉、智慧根脉。大而论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对自然万物、人类社会、伦理道德、人性修养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判断,指引人们形成正确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奠定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长人们处世智慧的基础。小而述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任人唯贤等关涉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承载万物并育、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关涉集体发展的精神品格,涵盖厚德载物、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等关涉个人成长的精神品质,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注入智慧底蕴、锻造精神标识。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何能既立足个人又囊括集体,既适应中国又放眼世界,其文化品格为何能由个人内在发展向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层层辐射的内在动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高远文化理想、深厚文化情怀和宽广文化视野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时代赋予文化发展新内涵,提出文化建设新要求。在文化内涵阐释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文化发展举措方面,提出“双创”方针、推进“第二个结合”、提倡“四个讲清楚”;在现代文明谱写方面,强调要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另外,习近平文化思想还主张联系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张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主张高度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个事关”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等。这些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贡献。
培“根”铸“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的文化生命体
坚守“魂脉”和传承“根脉”,归根到底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培“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从文化视角看,脱胎于“两个结合”语境中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即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新的生成基础、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文明形态追求,即它是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生成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种扬弃西方现代文明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用文化生命体来定义文明,确立了从文化生命体的辩证运动来看待文明的内部视野:文化生命体自身的批判和否定正是文化生命力的张扬过程和文明的形成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言:“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体辩证批判和否定自身的体现,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文化生命,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它经由“魂脉”和“根脉”相结合而产生,也需以凝结“魂脉”和“根脉”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方能茁壮成长、壮大成熟。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生命体成就自身的前提,也是文明得以生成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因此,它的创立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最直接体现。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次,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历史早已证明,失去独立自主精神的文明必将湮灭于历史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强调树立文化自信、跨文化平等观,到维护传统文化遗产和鼓励文化创新,再到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都使中华文明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既不失本色,又与时俱进,实现了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哺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彭钰美(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