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由湖北省社科联主办的湖北发展智库2023年第四场恳谈会在武汉市举行。此次恳谈会聚焦“长江码头文化,贡献社科力量”主题。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高校、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长江码头文化的形成与演进、精神价值体系、新时期长江码头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进行深入交流恳谈。这场恳谈会的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长江码头文化图景,促进了社会科学和长江码头文化的交融共生,标志着长江码头文化传承与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长江流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地区之一。这里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承载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到吴越文化,长江流域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明成果,长江码头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从古至今,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还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壮丽,长江码头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荆楚文化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重要文化标识。
历史上,长江码头是货物集散、商贸流通的重要场所,也是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作为沟通内陆与外界的重要桥梁,它见证了无数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传统、人文风情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码头文化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让长江码头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摆在社科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社会科学领域,长江码头文化的研究涉及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挖掘长江文化的内涵,探寻其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例如,历史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江码头文化的发展脉络,文化学则可以探究长江码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社会学和人类学则关注长江码头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湖北社科界普遍意识到长江码头文化的重要性,相关单位和学者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码头文化积极努力,把社会科学发展成果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通过网评大赛、社科集市、智库恳谈会、主题展览等形式,将社会科学知识与长江文化、码头文化发展成果转化成普惠市民的各类科普活动,呈现社会科学专业知识,展现红色经典、非遗文化和城市文化文脉。对于不少参与的市民来说,改变了他们心目中社会科学“高冷”“文静”的传统形象,充满体验感与新鲜感,既向市民展现出社会科学的世界,又传播了长江文化、码头文化。
比如,社科界参与的湖北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世纪工程——三峡考古湖北成果展”“长江文明展(数字)”三大展览带公众触摸湖北地区千年文脉;《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全面呈现了长江流域青铜文化面貌。
“楚风汉韵 戏水长流——武汉戏曲大码头长江剧场”吸引了不少关注,戏曲上船活动逐渐发展为夜游长江的名片,焕发了长江码头文化的绚烂色彩。
近期,湖北省承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推出长江主题展览和“漫步江城——开启长江文明之旅”长江灯光秀等系列活动;举办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突出屈原文化特色,弘扬荆楚文化;举办第七届长江读书节,联合长江沿线13家省级图书馆,开展“沿着长江读中国”系列活动,彰显长江文化主题,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展现了长江码头文化丰富内容,助力长江码头文化在群众中的认知,为湖北社会科学普及与长江码头文化带来了更多的感染力和更强的传播力。
长江之水滚滚东逝,长江码头文化生生不息。保护、传承、发掘、弘扬长江码头文化,是责任也是使命。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时代课题。这为社科界深入研究长江码头文化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挖掘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精神财富,推进长江码头文化传承与创新,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迸发出更加璀璨的活力,提供了遵循和指南。
首先,要加强长江码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深入挖掘长江码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码头不仅仅是交通枢纽,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在码头上,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码头文化。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长江码头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传承和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要注重创新发展,将传统码头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意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发展,创新传承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将长江码头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资产,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推广。这样不仅可以扩大长江码头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建设博物馆、开发旅游线路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体验长江码头文化的魅力。此外,鼓励年轻人参与文化传承,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第三,加强跨学科合作。在当今多元化、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跨学科合作,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长江码头文化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这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应加强学术交流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为长江码头文化的活力和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强化国际和地区交流与合作。将长江码头文化置于全球视野下,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让长江码头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推动长江码头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同时,加强长江码头文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长江流域覆盖了多个省份和地区,各地区之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交流。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平台和渠道,加强长江码头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长江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五,注重培养专业人才。通过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和研究团队的培养,造就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长江码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长江码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还应积极引导企业和创意产业关注长江码头文化的开发利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
长江码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社会科学视角下,我们应积极探索激发长江码头文化活力的有效途径,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开创长江码头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邓随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