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省社科联网评大赛70】东湖评论: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7日15:1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今年春节,伴随着“咚咚咚”锣鼓声的持续传出,福建本地传统游神活动火爆出圈。游神活动是福建各地农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从大年初四到元宵节,从福州到闽南沿海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游神活动,旨在庆祝和祭祀,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合境平安。

福建游神活动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庆典活动,更表达了人民对神明和祖先的敬意,是当地人民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有网友评论道“福建人有钱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尊重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即使不同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是不谋而合的。几千年来,福建游神、贵州独竹漂、广东咏春、北京京剧等传统文化就像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中历久弥新。

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就是保护好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了不起的匠人》等反映传统手工艺和古老民俗的纪录片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通过纪录片展示,许多被遗忘的传统民俗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年轻人也因此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感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应该知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剧,许多传统文化习俗日渐式微,甚至沦为商业的配角。如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拜年,原应择吉时登门拜访,根据不同身份行叩拜、躬身作揖、抱拳拱手等礼仪,现在却鲜为人知,更多的则是一通电话、一条群发信息就完成拜年之礼。社会进步是必然的,但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的根,不能因为要发展就遗之弃之,更不能为了附和发展哗众取宠,扭曲其根本属性,要广泛、深入、持久的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保护,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形式的传递,更是对昨日的守护,明日的积淀。近日,甘肃社火表演醉关公时,关公表演者突然转头走到关帝庙前流泪焚烧裱纸。在外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关公扮演者“小林子”入戏太深,只有当地人知道,这是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信仰,是百姓们的情感寄托。传统文化是国家历史的延续和传承,是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传统文化是让国家和民族永葆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绝不能只停留在昨天,更要活在今天,走向明天。36岁的“小林子”从父兄手中接过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也接下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正是有了今天这些耀眼的新生代接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在传承中走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有一句台词“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传统文化也一样,只要保护好、传承好,就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就能与时俱进,推动中华文化枝繁叶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柳(保康县网信办)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